王绩

王绩

  王绩(约590~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隋末举孝廉,除秘书正字。不乐在朝,辞疾,复授扬州六合丞。时天下大乱,弃官还故乡。唐武德中,诏以前朝官待诏门下省。贞观初,以疾罢归河渚间,躬耕东皋,自号“东皋子”。性简傲,嗜酒,能饮五斗,自作《五斗先生传》 ,撰 《酒经》 、《酒谱》 。其诗近而不浅,质而不俗,真率疏放,有旷怀高致,直追魏晋高风。律体滥觞于六朝,而成型于隋唐之际,无功实为先声。

作者《王绩》的诗文
赏析

游仙四首 其三

王绩王绩 〔唐代〕

结衣寻野路,负杖入山门。道士言无宅,仙人更有村。

斜溪横桂渚,小径入桃源。玉床尘稍冷,金炉火尚温。

心疑游北极,望似陟西昆。逆愁归旧里,萧条访子孙。

赏析

春日(一作初春)

王绩王绩 〔唐代〕

前旦出园游,林华都未有。今朝下堂来,池冰开已久。
雪被南轩梅,风催北庭柳。遥呼灶前妾,却报机中妇。
年光恰恰来,满瓮营春酒。
赏析

古意六首

王绩王绩 〔唐代〕

幽人在何所,紫岩有仙躅。
月下横宝琴,此外将安欲。
材抽峄山干,徽点昆丘玉。
漆抱蛟龙唇,丝缠凤凰足。
前弹广陵罢,后以明光续。
百金买一声,千金传一曲。
世无钟子期,谁知心所属。

竹生大夏溪,苍苍富奇质。
绿叶吟风劲,翠茎犯霄密。
霜霰封其柯,鹓鸾食其实。
宁知轩辕后,更有伶伦出。
刀斧俄见寻,根株坐相失。
裁为十二管,吹作雄雌律。
有用虽自伤,无心复招疾。
不如山上草,离离保终吉。

宝龟尺二寸,由来宅深水。
浮游五湖内,宛转三江里。
何不深复深,轻然至溱洧。
溱洧源流狭,春秋不濡轨。
渔人递往还,网罟相萦藟。
一朝失运会,刳肠血流死。
丰骨输庙堂,鲜腴藉笾簋。
弃置谁怨尤,自我招此否。
馀灵寄明卜,复来钦所履。

松生北岩下,由来人径绝。
布叶捎云烟,插根拥岩穴。
自言生得地,独负凌云洁。
何时畏斤斧,几度经霜雪。
风惊西北枝,雹陨东南节。
不知岁月久,稍觉枝干折。
藤萝上下碎,枝干纵横裂。
行当糜烂尽,坐共灰尘灭。
宁关匠石顾,岂为王孙折。
盛衰自有时,圣贤未尝屑。
寄言悠悠者,无为嗟大耋。

桂树何苍苍,秋来花更芳。
自言岁寒性,不知露与霜。
幽人重其德,徙植临前堂。
连拳八九树,偃蹇二三行。
枝枝自相纠,叶叶还相当。
去来双鸿鹄,栖息两鸳鸯。
荣荫诚不厚,斤斧亦勿伤。
赤心许君时,此意那可忘。

彩凤欲将归,提罗出郊访。
罗张大泽已,凤入重云飏。
朝栖昆阆木,夕饮蓬壶涨。
问凤那远飞,贤君坐相望。
凤言荷深德,微禽安足尚。
但使雏卵全,无令矰缴放。
皇臣力牧举,帝乐箫韶畅。
自有来巢时,明年阿阁上。

赏析

咏怀

王绩王绩 〔唐代〕

故乡行云是,虚室坐间同。日落西山暮,方知天下空。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野望

王绩王绩 〔唐代〕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

王绩王绩 〔唐代〕

旅泊多年岁,老去不知回。
忽逢门前客,道发故乡来。
敛眉俱握手,破涕共衔杯。
殷勤访朋旧,屈曲问童孩。
衰宗多弟侄,若个赏池台。
旧园今在否,新树也应栽。
柳行疏密布,茅斋宽窄裁。
经移何处竹,别种几株梅。
渠当无绝水,石计总生苔。
院果谁先熟,林花那后开。
羁心只欲问,为报不须猜。
行当驱下泽,去剪故园莱。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石竹咏

王绩王绩 〔唐代〕

萋萋结绿枝,晔晔垂朱英。
常恐零露降,不得全其生。
叹息聊自思,此生岂我情。
昔我未生时,谁者令我萌。
弃置勿重陈,委化何足惊。
赏析 注释 译文

醉乡记

王绩王绩 〔唐代〕

  醉之乡,去中国不知其几千里也。其土旷然无涯,无丘陵阪险;其气和平一揆,无晦明寒暑;其俗大同,无邑居聚落;其人任清,无爱憎喜怒,吸风饮露,不食五谷;其寝于于,其行徐徐,与鸟兽鱼鳖杂处,不知有舟车械器之用。

  昔者黄帝氏尝获游其都,归而杳然丧其天下,以为结绳之政已薄矣。降及尧舜,作为千钟百壶之献,因姑射神人以假道,盖至其边鄙,终身太平。禹汤立法,礼繁乐杂,数十代与醉乡隔。其臣羲和,弃甲子而逃,冀臻其乡,失路而道夭,故天下遂不宁。至乎末孙桀纣,怒而升其糟丘,阶级千仞,南向而望,卒不见醉乡。武王得志于世,乃命公旦立酒人氏之职,典司五齐,拓土七千里,仅与醉乡达焉,故四十年刑措不用。下逮幽厉,迄乎秦汉,中国丧乱,遂与醉乡绝。而臣下之爱道者往往窃至焉。阮嗣宗、陶渊明等数十人并游于醉乡,没身不返,死葬其壤。中国以为酒仙云。

  嗟呼,醉乡氏之俗,岂古华胥氏之国乎?何其淳寂也如是!予得游焉,故为之记。

拼音

益州城西张超亭观妓

王绩王绩 〔唐代〕

落日明歌席,行云逐舞人。
江南飞暮雨,梁上下轻尘。
冶服看疑画,妆台望似春。
高车勿遽返,长袖欲相亲。
赏析 注释 译文

五斗先生传

王绩王绩 〔唐代〕

有五斗先生者,以酒德游于人间。有以酒请者,无贵贱皆往,往必醉,醉则不择地斯寝矣,醒则复起饮也。常一饮五斗,因以为号焉。先生绝思虑,寡言语,不知天下之有仁义厚薄也。忽焉而去,倏然而来,其动也天,其静也地,故万物不能萦心焉。尝言曰:“天下大抵可见矣。生何足养,而嵇康著论;途何为穷,而阮籍恸哭。故昏昏默默,圣人之所居也。”遂行其志,不知所如。
© 2023 古典诗文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