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与法护禅者
释德洪 〔宋代〕
手抄禅林僧宝传,暗诵石门文字禅。拣得湘西好三角,春风归去弄云泉。
潇湘八景 其六 远浦归帆
水国烟光映夕晖,谁家髣髴片帆归。翩翩鸥鹭西风急,凝盻沧洲眼力微。
海棠
酒入香腮笑未知,小妆初罢醉儿痴。一枝柳外墙头见,胜却千丛著雨时。
三月二十三日心禅饷余新面白蜜作二首 其一
三月东庄新麦熟,碾迟罗细玉尘香。要看十字开笼饼,寄与庵头老俨尝。
次韵通明叟晚春二十七首 其十九
夜凉静话欣同榻,春晚分题喜共窗。解笑疏狂才莫敌,诗禅美誉旧传双。
木上人久游归宗赠之二首 其二
携诗过我亦翛然,百孔寒光坏衲穿。日与庐山对酬酢,故应妙语嚼芳鲜。
和余庆长老春十首 其五
一盏露芽袪睡思,半帘疏雨作愁媒。似闻池馆花如海,杖策当为得得来。
秋晚三首 其一
梨杖晚经桑柘坞,园林秋尽露人家。破篱犬吠柴门掩,寒犊自归山日斜。
和余庆长老春十首 其四
叶云谁剪芘花身,花厎何人笑语频。应是流莺诉心事,窥墙欲见恨无因。
木上人久游归宗赠之二首 其一
熏烝闻见有源流,诗学寒溪老比丘。勿讶谈禅太文彩,从来虎穴不生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