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口占赠徐闻令
祝允明 〔明代〕
作邑滨南海,衔恩下北宸。三吴非异土,千里亦同寅。
说到襟怀旧,传来耳目新。无因便投辖,欲往活疲民。
遥看隔水倚窗钓鱼
句曲道中
老至谁怜昼锦明,春来聊得客襟清。宵依星斗宫坛卧,晓入神仙宅舍行。
眼看山多城郭少,肩挑诗重簿书轻。何时总入烟霞去,不见人间宠辱惊。
杂题画景(四首)
清溪宫梦仙吟
无题
吴文定公挽歌词 其一
鼎轴参黄阁,阶符坼紫垣。位迁如始筮,人慕过生存。
一德天犹格,三朝国共尊。君臣两无负,元烈荷厖恩。
怀知诗 其十 朱提刑升之
渚萍漂泊合江蓠,并逐东流更不移。岂独松篁能晚节,共抛簪绂向明时。
烟霞草树春容与,霄汉星辰夜陆离。惭愧逢人说桑梓,只如黄卷对光仪。
想得
赠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