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题云台峰 其二
屈大均 〔清代〕
抠衣上云台,磴道何盘纡。死生寄微繘,逡巡青壁隅。
神气虽不变,四体挛以拘。阴井仰穿空,阳霤伏行虚。
仙人遥见笑,戚施与蘧蒢。寥廓忽无天,穷高至奥区。
巨灵厌大朴,雕崿为芙蕖。吾将反浑沌,与帝合灵符。
寿江节母
卫风歌靡他,恒辞贵从一。春秋诸列女,伯姬固无匹。
自母失所天,艰贞矢永毕。十五奉罗巾,二十罢瑶瑟。
供养代良人,甘肥机中出。有时倚柱吟,鲁女同忧恤。
朝上君姑堂,暮入叔姑室。姑言妇未亡,亦如儿在膝。
皇天悯苦寒,与母以白日。年今已五旬,鬓发尚如漆。
鞠育一雏鹓,诗书去骄逸。蟾兔在腹中,月光长盛实。
咏怀 其八
蓬头诸剑士,飒飒曼胡缨。十步杀一人,虽勇无功名。
我有轩皇书,阴阳为甲兵。道大难为容,浮沉伤中情。
大盗为诸侯,卞随久捐生。神龟婴余且,驺虞五鼎烹。
利器乃假人,天下何繇平。悠悠羲农初,无为孰与京。
将归省母留别诸友人 其三
感人惟杨柳,飞花皎如雪。如雪岂不芳,所忧本根绝。
昔我与亲辞,五岳将寻师。乃觏姑射人,赠我青莲枝。
青莲合为丹,能生明月姿。岂敢自恰悦,万里其持归。
咏怀 其七
兰丛盛枳棘,凤穴邻鸱鸮。利害日相摩,金石为之焦。
仲尼探虎口,蹠也方矜骄。仁义为盗积,天下谁宗尧。
驱车以放志,言观东海潮。波涛飞雪山,河汉垂天桥。
蛟龙隐文章,尾闾水潜消。宁无百尺丝,吞饵惟游鲦。
白云来何迟,俯仰托长谣。
曾公子樱挽诗 其二
朝廷讵无将,君独奋布衣。手提五百人,不死其何归。
肌肤为兜鍪,厮养为神师。一夫先刈旗,贼惊刀相糜。
奇兵无全胜,救援苦不来。彼为泰山崩,我为独木支。
寒寡终不敌,猛士咸疮痍。人持一半冰,马负一束萁。
且战且退走,骁骑惮不追。呜呼蛇矛失,流涕满边陲。
清明展墓作
妖姿痛不留,华年惜中夭。墓草根已陈,松枝翳萝茑。
绣床所怜女,魂魄何娇小。药石弗能追,相随入先兆。
沉阴日杳冥,泉下无时晓。忧毒能伤人,吾将殉窈窕。
韩佥宪寿词
南越分三道,枢机在岭西。台门开石室,使节出端溪。
四郡归观察,诸侯待整齐。声华高绛阙,文采冠金闺。
燕喜多山雉,龙骧罢水犀。芙蓉园正启,鹦鹉赋争题。
九节蒲为寿,三珠树可栖。纷葩公宴曲,传自大铜鞮。
赠友人 其三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
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
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
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此箕颍怀,聊以答所钦。
送陈中洲 其一
问子游何之,长啸而不言。民生悲局促,轻举思浮天。
寄躯于飞蓬,阳风乘飘然。夜光无自耀,明膏不自煎。
服丹身无影,所至如云烟。赠子寂寞床,玄虚为广旃。
行行至青原,朝夕聊安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