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端

张伯端

  张伯端(公元983年— 1082年),一说(公元984年—1082年),道教南宗初祖,字平叔,号紫阳、紫阳山人,后改名用成(或用诚)。人称“悟真先生”,传为“紫玄真人”,又尊为“紫阳真人”。临海(今属浙江)人。自幼博览群书,学贯古今中外,涉猎诸种方术。张伯端与杏林翠玄真人石泰、道光紫贤真人薛式、泥丸翠虚真人陈楠、琼炫紫虚真人白玉蟾被奉为“全真道南五祖”(“北五祖”为:东华帝君王玄甫、正阳帝君钟离权、纯阳帝君吕洞宾、纯佑帝君刘海蟾、辅极帝君王重阳)。张伯端真人之师为刘海蟾,桂林刘仲远真人系张伯端真人所度化。

作者《张伯端》的诗文
赏析

绝句

张伯端张伯端 〔宋代〕

释氏教人修极乐,亦缘极乐是金方。
大都色相惟兹实,馀二非真谩度量。
赏析

西江月(二)

张伯端张伯端 〔宋代〕

本自无生无灭,强将生灭区分。只如罪福亦何根。妙体何曾增损。
我有一轮明镜,从来只为蒙分。今朝磨莹照乾坤。万象超然难隐。
赏析

西江月(十二之二)

张伯端张伯端 〔宋代〕

此道至神至圣,忧君分薄难消。调和铅汞不终朝。早睹玄珠形兆。
志士若能修炼,何妨在市居朝。工夫容易药非遥。说破人须失笑。
赏析

西江月(十二)

张伯端张伯端 〔宋代〕

欲了无生妙道,莫如自见真心。真心无相亦无音。清净法身只恁。
此道非无外有,非中亦莫求寻。二边俱遣弃中心。见了名为上品。
赏析

西江月(七)

张伯端张伯端 〔宋代〕

人我众生寿者,宁分彼此高低。法身通照没吾伊。念念体分同异。
见是何曾是是,闻非未必非非。往来诸用不相知。生死谁能碍你。
赏析

西江月(三)

张伯端张伯端 〔宋代〕

我性入诸佛性,诸方佛性皆然。亭亭蟾影照寒泉。一月千潭普现。
小则毫分莫识,大时遍满三千。高低不约信方圆。说甚短长深浅。
赏析

西江月(十二之九)

张伯端张伯端 〔宋代〕

冬至一阳来服,三旬增一阳爻。月中复卦溯晨潮。望罢乾终姤兆。
日又别为寒暑,阳生复起中宵。午时姤象一阴朝。炼药须知昏晓。
赏析

西江月(九)

张伯端张伯端 〔宋代〕

鱼兔若还入手,自然忘却筌蹄。渡河筏子上天梯。到彼悉皆遗弃。
未悟须凭言说,悟来言说皆非。虽然四句属无为。此等何须脱离。
赏析

七言四韵十六首 其七

张伯端张伯端 〔宋代〕

要知产药川源处,只在西南是本乡。铅遇癸生须急采,金逢望远不堪尝。

送归土釜牢封闭,次入流珠厮配当。药重一斤须二八,调停火候托阴阳。

赏析

绝句六十四首 其三十七

张伯端张伯端 〔宋代〕

卦中设象本仪形,得象忘言意自明。后世迷徒惟泥象,却行卦气望飞升。

© 2023 古典诗文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