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禛〔清代〕
山翁避暑在山中,竹簌松涛面面风。三乐启期何所事,朝阳睡到夕阳红。
奉和圣制天长节赐宰臣歌应制
王维 〔唐代〕
【双调】湘妃引 秋夕闺思
汤舜民 〔元代〕
拨不断·叹寒儒
马致远 〔元代〕
【双调】行香子
木兰花慢·太湖纵眺
洪亮吉 〔清代〕
渔歌子·草芊芊
孙光宪 〔五代〕
青玉案·征鸿过尽秋容谢
石孝友 〔宋代〕
风入松·归鞍尚欲小徘徊
刘克庄 〔宋代〕
生查子·旅夜
彭孙遹 〔清代〕
金缕曲·次女绣孙
俞樾 〔清代〕
次女绣孙,倚此咏落花,词意凄惋。有云:“叹年华,我亦愁中老”,余谓少年人不宜作此,因广其意,亦成一阕。
花信匆匆度。算春来、瞢腾一醉,绿阴如许!万紫千红飘零尽,凭仗东风送去。更不问、埋香何处?却笑痴儿真痴绝,感年华、写出伤心句:“春去也,那能驻?”浮生大抵无非寓。慢流连、鸣鸠乳燕,落花飞絮。毕竟韶华何尝老,休道春归太遽。看岁岁朱颜犹故。我亦浮生蹉跎甚,坐花阴、未觉斜阳暮。凭彩笔,绾春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