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桃源图

韩愈 韩愈〔唐代〕

神仙有无何渺茫,桃源之说诚荒唐。
流水盘回山百转,生绡数幅垂中堂。
武陵太守好事者,题封远寄南宫下。
南宫先生忻得之,波涛入笔驱文辞。
文工画妙各臻极,异境恍惚移于斯。
架岩凿谷开宫室,接屋连墙千万日。
嬴颠刘蹶了不闻,地坼天分非所恤。
种桃处处惟开花,川原近远蒸红霞。
初来犹自念乡邑,岁久此地还成家。
渔舟之子来何所,物色相猜更问语。
大蛇中断丧前王,群马南渡开新主。
听终辞绝共凄然,自说经今六百年。
当时万事皆眼见,不知几许犹流传。
争持酒食来相馈,礼数不同樽俎异。
月明伴宿玉堂空,骨冷魂清无梦寐。
夜半金鸡啁哳鸣,火轮飞出客心惊。
人间有累不可住,依然离别难为情。
船开棹进一回顾,万里苍苍烟水暮。
世俗宁知伪与真,至今传者武陵人。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神仙到底是有是无还非常地渺茫,桃源仙境的传说也实在是荒唐可笑。
流水盘旋绕着千回百转的山峦,这样的景象是画在生绡上的几幅图画,它们被挂在中堂。
武陵守是一位喜欢作画的人,他将桃源图题上字,装上封寄到远方京城的尚书省南宫中。
南宫先生得到画卷非常高兴,在图上挥笔题词,笔势浩荡,波浪起伏。
图画妙绝传神,文章精巧工稳,奇异的仙境也恍恍惚惚好像移到了这里。
画面上所画在山谷岩壁,上开凿建筑的房屋,房屋接着房屋,墙接着墙连绵不断。
秦朝与汉朝的衰败从来没有听说,天开地裂的变化他们也毫不关心。
远近的地方都种满了开花的桃树,盛开的桃花仿佛在川原上蒸腾出灿烂的红霞。
刚刚来到这里还思念着故乡,经过长久的时间后这里反倒变成了家园。
不知道乘船的渔人来自什么地方,根据他的不同形象人们纷纷猜测向他打听。
渔人说起了刘邦斩蛇取代了秦朝,五马南渡之后如今已是东晋的天下。
听完渔人的叙述大家都凄然感叹,自己说迁移到桃源今天已有了六百年的时间。
当年的万千事件我们都曾亲眼见过,不知到今天还有多少在流传着。
大家都争着拿出酒食来款待渔人,他们的礼节与器物都与世人大不相同。
渔人在月明之夜独宿在空空的玉堂中,骨冷魂清感觉到万念俱消,梦也不做一个。
半夜的时候听到金鸡在啁哳啼叫,太阳出来也让渔人感到怦然心跳。
在人家他还有家室之累因而不敢在此处逗留太久,最终还是怀着恋恋不舍的惜别之情离开了仙境。
船启动之后挥桨而进,再要回首仙境时,只看见一片暮色苍茫的水面。
世上一般人哪能知道桃源究竟是真是假,到如今传说此事的人也还是那些武陵的居民。

注释
眇芒:本意为细小得使人看不清楚,此指因遥远而模糊不清。
荒唐:本意谓广大无际貌,引申 为错误到使人觉得奇怪的程度。
盘回:迂回曲折。百转:弯曲处特别多。
生绡(xiāo):用细丝织成的极薄的绫帛之类的绸布,可作画画及裱画的底布。
生绡数幅:指桃源图。
垂中堂:悬挂堂屋正中。
武陵:在今湖南常德市。太守:窦常(—),字中行,叔向子,弟兄五人,为长,京兆金平(今陕西兴平)人。大历十四年(年),中进士。贞元十四年(年),任淮南节度参谋,元和六年(年)征为侍御史,转水部员外郎,明年,授郎州刺史。终国子祭酒。常父子均能诗,有《窦氏联珠集》。朗州,唐属武陵郡。
好:本作美好解,此引申为善,喜欢讲。好事者,喜欢作画的人。
题封:题字捆札封贴。南宫:南宫本为南方列宿,汉用以比喻尚书省。后汉郑弘为尚书令,取前后尚书省政事,著为《南宫故事》一百卷。后又称礼部为南宫,礼部属尚书省。又唐代尚书省位置在大明宫南,习称南宫。
南宫先生:疑指卢汀,时卢为虞部郎中,属尚书省官。
之:代词,指《桃源图》。
波涛入笔:指南宫先生在图上题字,笔势浩荡,波浪起伏。
驱文辞:遣词造句,指题辞。
文工:文章精巧工稳。
画妙:图画得妙绝传神。
臻:达到极点。
异境:异地。
恍惚:好像、仿佛。
斯:代词,此处。
此句谓:指画面上所画在山谷岩壁,上开凿建筑的房屋。
四接屋连墙:房屋接着房屋,墙接着墙,即连绵不断。
千万日:年深日久,房屋愈建愈多。
赢:秦朝的国君姓赢,代指秦朝。
颠:颠覆、倒塌,指秦灭亡。
刘:汉朝的皇帝姓刘,代指汉朝。
蹶(juě):跌倒,亦指灭亡。
地坼天分:天地分开。指三国及东晋两段中国分裂割据的历史。
近远:或作远近。
蒸:同蒸,焕发。
红霞:形容红艳艳的桃花遍地盛开若天上摆布红霞。
乡邑:家乡、故里。
渔舟之子:即《桃花源记》中的武陵渔人。
物色:访求、查寻。
相猜:相互怀疑。
大蛇中断:指汉高祖刘邦斩蛇起义。
丧前王:指汉灭秦。
群马南渡:指西晋亡,晋君臣南渡偏安,是为东晋。
开新主:指晋元帝司马睿建立东晋新政权。
“听终”二 句:指桃源中人听了渔人说世外六百年的兴亡历史,凄然伤感。秦亡至东晋太元年间渔人入桃花源的时间凡“六百年”。
几许:多少。
相馈:给酒食招待渔人。
礼数:风俗礼节。
樽俎(zūn zǔ):盛酒食的器具。
玉堂:本为宫殿的美称,也指仙人居所。此谓桃花源人所居之室,招待渔人居处。月明伴宿与无梦寐,是眼前现景,空与骨冷魂清,是感觉,合成清空幽雅之境界,妙在形肖味厚。
啁哳(zhāo zhā):杂乱的叫声。
火轮:太阳。
客:渔人。
惊:惧怕,指渔人怕与桃源中人分别。
人间有累:指人间有家人牵挂。
不可住:不能久在桃源。
苍苍:空旷迷茫貌。
烟水暮:暮色苍茫的水面。
世俗:世上一般人。宁:那能。

参考资料:

1、卞孝萱,张清华编选. 韩愈集[M]. 南京:凤凰出版社, 2014.10.第169-173页
2、(唐)韩愈著. 韩昌黎全集 上[M]. 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9.01.第98-99页

创作背景

  陶渊明《桃花源记》一出,以此题材写诗的不少,最脍炙人口者推王维《桃源行》,却把“避地”写成“出世”,“人间”换成“仙境”。韩愈首破神仙荒唐之说,疑因此而发,当写于公元814年(元和八年)后。

参考资料:

1、卞孝萱,张清华编选. 韩愈集[M]. 南京:凤凰出版社, 2014.10.第169-173页

赏析

  此诗巧妙地借王维、刘禹锡等的“桃源仙境”之说,摒排众议,指出朝代神仙之说的荒唐,认为桃园的本来面目只不过传说。全诗以议论始又以议论终,中间夹以桃源故实的铺叙与桃源图画的描绘,从而使议论新而不空,描叙平中见奇。

  王维《桃源行》只重本事,层层叙写,句句本色,不露凿痕,被后世誉为千古绝唱。后人再作,必出新意,若无意,不必重作。韩愈借桃源图画为题材,力辟神仙之说,指出“神仙有无何眇芒,桃源之说诚荒唐。”摒排众议,恢复桃花源的本来面目;桃花源不过是传说之乡、想象之境。

  韩诗所以能与王诗并肩要在有二:一是否定了前人,包括王维把桃花源写成“仙境”,而蛊人“出世”的主题。指出“神仙有无何眇芒,桃源之说诚荒唐。”这种思想在韩愈的时代是进步的,也是韩诗高出的原因。二是诗的写法与语言的运用,起结照应,道出题旨,中先叙画作案,次写本事,间议提顿,语尽铺张,通畅流利,雄浑奇伟。章法结构翻波叠浪,曲折有致。在句法上,其它七言古多用对句,而韩诗多用奇句,句法多变,形成了这首诗流利奇伟的特点。

  全诗以议论开始,以议论结束,中间夹以桃花源中的故实,既突出了议论的意义,又不显得空泛。

参考资料:

1、卞孝萱,张清华编选. 韩愈集[M]. 南京:凤凰出版社, 2014.10.第169-173页
2、汤贵仁. 韩愈诗选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137.
韩愈

韩愈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祖籍昌黎郡”,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大臣,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秘书郎韩仲卿之子。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行军司马,从平“淮西之乱”。直言谏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宦海沉浮,累迁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为“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郡伯,并从祀孔庙。韩愈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并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倡导“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写作理论,对后人具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猜您喜欢
赏析 注释 译文

寓言三首·其三

李白李白 〔唐代〕

长安春色归,先入青门道。
绿杨不自持,从风欲倾例。
海燕还秦宫,双飞入帘栊。
相思不相见,托梦辽城东。

赏析

题新涧亭

白居易白居易 〔唐代〕

今日望乡迷处所,猿声暮雨一时来。
赏析 注释 译文

封燕然山铭

班固班固 〔两汉〕

  惟永元元年秋七月,有汉元舅曰车骑将军窦宪,寅亮圣明,登翼王室,纳于大麓,维清缉熙。乃与执金吾耿秉,述职巡御。理兵于朔方。鹰扬之校,螭虎之士,爰该六师,暨南单于、东胡乌桓、西戎氐羌,侯王君长之群,骁骑三万。元戎轻武,长毂四分,云辎蔽路,万有三千余乘。勒以八阵,莅以威神,玄甲耀目,朱旗绛天。遂陵高阙,下鸡鹿,经碛卤,绝大漠,斩温禺以衅鼓,血尸逐以染锷。然后四校横徂,星流彗扫,萧条万里,野无遗寇。于是域灭区殚,反旆而旋,考传验图,穷览其山川。遂逾涿邪,跨安侯,乘燕然,蹑冒顿之区落,焚老上之龙庭。上以摅高、文之宿愤,光祖宗之玄灵;下以安固后嗣,恢拓境宇,振大汉之天声。兹所谓一劳而久逸,暂费而永宁者也,乃遂封山刊石,昭铭盛德。其辞曰:

铄王师兮征荒裔,
剿凶虐兮截海外。
夐其邈兮亘地界,
封神丘兮建隆嵑,
熙帝载兮振万世!

赏析 注释 译文

天净沙·夏

白朴白朴 〔元代〕

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绿树阴垂画檐。纱厨藤簟,玉人罗扇轻缣。
赏析 注释 译文

玉芙蓉·雨窗小咏

沈自晋沈自晋 〔明代〕

疏梅带雨开,瘦竹随风摆,雨和风着意好,为我安排。临风自惜残香洒,冒雨谁从滴翠来。清虚界,任风敲雨筛;掩柴扉,谢他梅竹伴我冷书斋。
赏析 注释 译文

喜春来·泰定三年丙寅岁除夜玉山舟中赋

张雨张雨 〔元代〕

江梅的的依茅舍,石漱溅溅漱玉沙。
瓦瓯篷底送年华。问暮鸦:何处阿戎家?
赏析

【南吕】金字经_春怀瘦影孤

张可久张可久 〔元代〕

春怀

瘦影孤鸾鉴,怨声阿鹊盐,病起离人愁转添。嫌,燕归双入帘。朱门掩,夜香不喜拈。

梅边

雪冷松边路,月寒湖上村,缥缈梨花入梦云。巡,小檐芳树春。江梅信,翠禽啼向人。

石门洞天

锦树开图障,翠峰堆发髻,屋老苍云暗紫坛。闲,玉龙耕破山。白石烂,半岩秋雨寒。

仙居

白日孤峰上,紫云双涧边,饥有松花渴有泉。仙,抱琴岩下眠。蟠桃宴,鹤来骑上天。

别怀

海树离怀近,月英眉黛愁,《金缕》一声双玉舟。留,共登思远楼。重阳后,菊花风雨秋。

赏析 注释 译文

荷叶杯·知己一人谁是

纳兰性德纳兰性德 〔清代〕

知己一人谁是?已矣。赢得误他生。有情终古似无情,别语悔分明。
莫道芳时易度,朝暮。珍重好花天。为伊指点再来缘,疏雨洗遗钿。
赏析 注释 译文

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

辛弃疾辛弃疾 〔宋代〕

著意寻春懒便回。何如信步两三杯。山才好处行还倦,诗未成时雨早催。
携竹杖,更芒鞋。朱朱粉粉野蒿开。谁家寒食归宁女,笑语柔桑陌上来。
赏析 注释 译文

贺新郎·和前韵

辛弃疾辛弃疾 〔宋代〕

觅句如东野。想钱塘风流处士,水仙祠下。更亿小孤烟浪里,望断彭郎欲嫁。是一色空蒙难画。谁解胸中吞云梦,试呼来草赋看司马。须更把,《上林》写。
鸡豚旧日渔樵社。问先生:带湖春涨,几时归也?为爱琉璃三万顷,正卧水亭烟榭。对玉塔微澜深夜。雁鹜如云休报事,被诗逢敌手皆勍者。春草梦,也宜夏。
© 2023 古典诗文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