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允明〔明代〕
渚萍漂泊合江蓠,并逐东流更不移。岂独松篁能晚节,共抛簪绂向明时。
烟霞草树春容与,霄汉星辰夜陆离。惭愧逢人说桑梓,只如黄卷对光仪。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北人食菱
江盈科 〔明代〕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非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天净沙·冬
白朴 〔元代〕
庆东原·暖日宜乘轿
【南吕】四块玉_客中九日落
张可久 〔元代〕
四块玉·酒旋沽
马致远 〔元代〕
菩萨蛮·绿芜墙绕青苔院
陈克 〔宋代〕
虞美人·听雨
蒋捷 〔宋代〕
忆余杭·长忆吴山
潘阆 〔宋代〕
蝶恋花·一别家山音信杳
施耐庵 〔元代〕
忆江南·宿双林禅院有感
纳兰性德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