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允明〔明代〕
先人有高栖,遗我端居室。幸无丧志物,塞楹简编集。
皇王植丕训,子氏张万术。闭关断来鞅,庶以究昕夕。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饯校书叔云
李白 〔唐代〕
偶然作六首 其三
王维 〔唐代〕
日夕见太行,沈吟未能去。问君何以然,世网婴我故。
小妹日成长,兄弟未有娶。家贫禄既薄,储蓄非有素。
几回欲奋飞,踟蹰复相顾。孙登长啸台,松竹有遗处。
相去讵几许,故人在中路。爱染日已薄,禅寂日已固。
忽乎吾将行,宁俟岁云暮。
赠祖三咏
蟏蛸挂虚牖,蟋蟀鸣前除。岁晏凉风至,君子复何如。
高馆阒无人,离居不可道。闲门寂已闭,落日照秋草。
虽有近音信,千里阻河关。中复客汝颍,去年归旧山。
结交二十载,不得一日展。贫病子既深,契阔余不浅。
仲秋虽未归,暮秋以为期。良会讵几日,终日长相思。
沁园春·雪
毛泽东 〔近现代〕
阳台梦·薄罗衫子金泥凤
李存勖 〔唐代〕
双双燕·满城社雨
张惠言 〔清代〕
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
柳永 〔宋代〕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宋代〕
江神子·送元济之归豫章
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苏轼 〔宋代〕
余去岁在东武,作《水调歌头》以寄子由。今年子由相从彭门居百余日,过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别。余以其语过悲,乃为和之,其意以不早退为戒,以退而相从之乐为慰云耳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