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仁〔明代〕
词翰知名有几人,东家住近不相亲。久传笔势行蛇蚓,又说诗篇照鬼神。
伐木未闻莺出谷,停云空望雨清尘。春风门巷苍苔遍,独少林逋履迹新。
蓝仁
蓝仁(1315-?)字静之,自号蓝山拙者,与弟蓝智同均为元末明初诗人,崇安将村里(今福建武夷山市星村镇)人。二蓝早年跟随福州名儒林泉生学《春秋》,又跟武夷山隐士杜本学《诗经》,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后人评价他们的诗风类似盛唐,兼有中晚唐诗人优点,既学唐人,又不失自己的个性。蓝仁不事科举,一意为诗,“杖履遍武夷”,傲啸山林,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明初内附,例徙濠梁,数月放归,自此隐于闾里。
【双调】新水令_题西湖四时
马致远 〔元代〕
我侬词
管道升 〔元代〕
莺啼序(吴江长桥)
黄公绍 〔宋代〕
采桑子·白衣裳凭朱阑立
纳兰性德 〔清代〕
菩萨蛮·梅雪
周邦彦 〔宋代〕
思帝乡·花花
温庭筠 〔唐代〕
沁园春·再到期思卜筑
辛弃疾 〔宋代〕
浣溪沙·父老争言雨水匀
江城子·前瞻马耳九仙山
苏轼 〔宋代〕
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余去岁在东武,作《水调歌头》以寄子由。今年子由相从彭门居百余日,过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别。余以其语过悲,乃为和之,其意以不早退为戒,以退而相从之乐为慰云耳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