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昨天王下手敕,辨方经野开蚕室。稽古真卑汉未遑,锐情直所周无逸。
王假还宜照日中,圣作何须守明述。君不见洄沿川水映柔桑,窈窕郊宫护棘墙。
玄黄欲献夫人茧,朱绿聊为公子裳。又不见青坛翠幕蔼中田,缥驾新从此上旋。
遂使鳐鱼呈瑞象,顿令铜雀颂丰年。呜呼天子劝耕后劝织,王业艰难果谁测。
七月重歌姬旦诗,一朝实赖黄门力。呜呼今之黄门古遗直,抗言朝宁生颜色。
马客逢君时已来,岂俟吹嘘到上台。北郊更起匡衡论,前席遥怜贾谊才。
男儿志于立功慎自擅,掀天揭日奔雷电。退食方依青琐闱,传宣直至黄金殿。
稽首亲承玉语温,威颜咫尺君王面。书锡丝纶龙凤蟠,币颁锦绣云霞炫。
纡紫围金未足荣,致君尧舜应争羡。呜呼致君尧舜应争羡。
(1497—1582)明苏州长洲人,字子循,号百泉。皇甫录第三子。嘉靖八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官至云南佥事,以计典论黜。好声色狎游。工诗,尤精书法。有《百泉子绪论》、《解颐新语》、《皇甫司勋集》。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