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白云精舍近,一路入迢遥。古壁留残霭,微钟送暮潮。
鸟啼空翠晚,花落断香飘。此地堪携兴,何须度石桥。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双调】庆东原_西皋亭适兴
薛昂夫 〔元代〕
荷叶杯·弱柳好花尽拆
顾敻 〔五代〕
水调歌头·中秋
米芾 〔宋代〕
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
毛泽东 〔近现代〕
酒泉子·雨渍花零
李珣 〔五代〕
氐州第一·波落寒汀
周邦彦 〔宋代〕
点绛唇
陈允平 〔宋代〕
倦寻芳
南歌子(王清叔会同舍赏莲花,席间命官奴索词)
姚述尧 〔宋代〕
临江仙(前县尉吕次新自台城来访,酌酒为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