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谷口遥钟半掩门,疏灯空馆住荒村。棕榈叶上惊新雨,砧杵声中忆故园。
多难未销豪杰气,长贫难荅旧交恩。凤池月色歌钟里,应念残山独听猿。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和杨民瞻韵
辛弃疾 〔宋代〕
孟母三迁
刘向 〔两汉〕
鹊踏枝·叵耐灵鹊多谩语
佚名 〔五代〕
浣溪沙·云淡风高叶乱飞
顾敻 〔五代〕
忆江南·衔泥燕
牛峤 〔唐代〕
更漏子·秋
张淑芳 〔宋代〕
扬州慢·十里春风
赵以夫 〔宋代〕
点绛唇·高柳蝉嘶
汪藻 〔宋代〕
于飞乐(代人作别后曲)
毛滂 〔宋代〕
玉楼春(定空寺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