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独鹤孤云无姤氛,漫期飞旆到人群。林间半榻虚晴翠,天外三花又夕曛。
尘世几回逢甲子,青山何处访茅君。想因醉倒麻姑酒,辜负名香手自焚。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中吕】山坡羊 书怀示友人
汤舜民 〔元代〕
水仙子·怀古
张可久 〔元代〕
更漏子·春夜阑
牛峤 〔唐代〕
浣溪沙·山绕平湖波撼城
张元干 〔宋代〕
风流子·新绿小池塘
周邦彦 〔宋代〕
更漏子·相见稀
温庭筠 〔唐代〕
蝶恋花·何物能令公怒喜
辛弃疾 〔宋代〕
菩萨蛮(侄寿伯)
王绍 〔唐代〕
霜天晓角
陈允平 〔宋代〕
临江仙(前县尉吕次新自台城来访,酌酒为劝)
姚述尧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