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十里黄沙海上头,数株榕叶半沧洲。西风禾黍平侵户,落日云山远带楼。
雁影萧萧孤笛暮,砧声杳杳几家秋。候门稚子牵衣笑,不省微霜著敝裘。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朝天子·咏喇叭
王磐 〔明代〕
【商调】河西后庭花
王元鼎 〔元代〕
【南吕】一枝花_妓女蹴鞠红
萨都剌 〔元代〕
诉衷情·东风杨柳欲青青
晏殊 〔宋代〕
鹧鸪天·列炬归来酒未醒
王国维 〔近现代〕
渔父·风浩寒溪照胆明
欧阳炯 〔五代〕
玉烛新·白海棠
顾太清 〔清代〕
虞美人·愁痕满地无人省
纳兰性德 〔清代〕
菩萨蛮·黄云紫塞三千里
风流子·新绿小池塘
周邦彦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