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剑门西望蜀江流,白帝城边叶未秋。归到山林何事业,木棉花发杜鹃愁。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终身误
曹雪芹 〔清代〕
蟾宫曲·金陵怀古
卢挚 〔元代〕
【越调】凭阑人_众远楼上画
张可久 〔元代〕
折桂令·寄远
乔吉 〔元代〕
南浦·春水
王沂孙 〔宋代〕
木兰花·城上风光莺语乱
钱惟演 〔宋代〕
醉公子·漠漠秋云澹
顾夐 〔五代〕
步蟾宫·闰六月七夕
顾贞观 〔清代〕
清平乐·夜发香港
朱孝臧 〔清代〕
舷灯渐灭,沙动荒荒月。极目天低无去鹘,何处中原一发?江湖息影初程,舵楼一笛风生。不信狂涛东驶,蛟龙偶语分明。
风流子·新绿小池塘
周邦彦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