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荒山响清梵,竟日无行迹。释子支遁流,相逢澹空寂。
云归天际閒,鸟度林中夕。境净秋色多,心远群机息。
妙契两忘言,微钟出萝薜。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大德歌·春
关汉卿 〔元代〕
临江仙·一番荷芰生池沼
尹鹗 〔五代〕
殿前欢·次酸斋韵
张可久 〔元代〕
浣溪沙·从石楼石壁往来邓尉山中
郑文焯 〔清代〕
一半黄梅杂雨晴,虚岚浮翠带湖明,闲云高鸟共身轻。山果打头休论价,野花盈手不知名,烟峦直是画中行。
眼儿媚·中元夜有感
纳兰性德 〔清代〕
浣溪沙·姜女祠
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李清照 〔宋代〕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宋代〕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亡 同:无)
水调歌头·盟鸥
兰陵王
陈允平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