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习静喜还山,山水趣方永。灌木澄幽阴,风泉溜华顶。
清听空外遥,吾心坐未醒。空山落叶时,渡口潮初长。
远树带虚亭,閒云霁孤舫。古路今人行,浮生几回往。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一毛不拔
邯郸淳 〔魏晋〕
黔之驴
柳宗元 〔唐代〕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
凭阑人·闺怨
王元鼎 〔元代〕
【中吕】喜春来_赠伶妇杨氏
卢挚 〔元代〕
【不知宫调】
乔吉 〔元代〕
减字木兰花·冬至
阮阅 〔宋代〕
阮郎归·湘天风雨破寒初
秦观 〔宋代〕
少年游·红稠绿暗遍
杨慎 〔明代〕
踏莎行·秋入云山
张抡 〔宋代〕
卜算子·五月八日夜凤凰亭纳凉
叶梦得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