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梗树重林隔花远,仙源一道缘溪回。太常峰顶千秋雪,石门洞中万古苔。
石门隐映灵湫窟,积水澄波洞毫发。龙鸣午夜发天声,僧定空山见秋月。
美人家住石门东,散帙垂帷杳霭中。千嶂云来窗户白,半岩雨过野泉红。
美人自是儒林秀,叔父风流今白首。醉来莫赌山阴棋,兴在宁陪竹林酒。
门前水硙霜花米,席上春盘脍鲜鲤。何意匡庐四五峰,飞落君家画屏里。
君今见画思隐沦,谓我年来得句新。谁知纸上千章富,不换仓中五斗陈。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醉太平·讥贪小利者
佚名 〔元代〕
【黄钟】愿成双
曾瑞 〔元代〕
渔歌子·楚山青
李珣 〔五代〕
浣溪沙·已落芙蓉并叶凋
王国维 〔近现代〕
清平乐·纤云扫迹
刘克庄 〔宋代〕
点绛唇·高柳蝉嘶
汪藻 〔宋代〕
念奴娇·登石头城次东坡韵
萨都剌 〔元代〕
菩萨蛮·宝函钿雀金鸂鶒
温庭筠 〔唐代〕
水调歌头(登石鼓合江亭)
王炎 〔宋代〕
疏影
陈允平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