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独向巴陵上小舟,君山迢递镜中浮。猿啼古木云边迥,鸟度灵花象外幽。
烟磬夜寒云梦月,天香朝泛洞庭秋。更随野衲看灵异,惆怅皇英墓下游。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洞庭醉后送绛州吕使君果
李白 〔唐代〕
昔别若梦中,天涯忽相逢。洞庭破秋月,纵酒开愁容。
赠剑刻玉字,延平两蛟龙。送君不尽意,书及雁回峰。
江城子·晚日金陵岸草平
欧阳炯 〔五代〕
阮郎归·客中见梅
赵长卿 〔宋代〕
江城子·前瞻马耳九仙山
苏轼 〔宋代〕
念奴娇·赤壁怀古
减字木兰花
张抡 〔宋代〕
一丛花
程垓 〔宋代〕
探春令(立春)
临江仙(秋日有感)
沁园春(赠陈用明)
陈人杰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