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羽客吹笙何处去,黄花古路薜萝间。寥寥鸡犬云中室,渺渺烟霞海上山。
白鹤夜归经欲尽,黄粱秋熟梦初还。尘生未免缘浮累,几度逢师每厚颜。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读书
辛弃疾 〔宋代〕
赠卢绩
白居易 〔唐代〕
鲁共公择言
刘向 〔两汉〕
【双调】雁儿落过得胜令 闲适
邓玉宾子 〔元代〕
蟾宫曲·金陵怀古
卢挚 〔元代〕
殿前欢·客中
张可久 〔元代〕
喜春来·携将玉友寻花寨
元好问 〔元代〕
南柯子·春景
田为 〔宋代〕
卜算子·雪月最相宜
张孝祥 〔宋代〕
减字木兰花·新月
纳兰性德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