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舜臣〔明代〕
匹马冲烟落,荒阶渐月移。正多桑梓意,无奈蕙兰衰。
浮滞秋将杪,长愁鬓欲丝。依墙惟数菊,过此亦难支。
李舜臣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题宣州开元寺
杜牧 〔唐代〕
【双调】水仙子 道情
李致远 〔元代〕
贺新郎·酬辛幼安再用韵见寄
陈亮 〔宋代〕
千秋岁·淡烟平楚
刘基 〔明代〕
点绛唇·高柳蝉嘶
汪藻 〔宋代〕
减字木兰花·相逢不语
纳兰性德 〔清代〕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晏几道 〔宋代〕
沁园春·和吴尉子似
辛弃疾 〔宋代〕
汉宫春(郑贺守席上怀旧)
刘镇 〔宋代〕
减字木兰花(修养十首)
张抡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