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舜臣〔明代〕
省宿良幽旷,抚已忽多阙。为问夜何其,长河还未没。
孤愁当此时,惆怅难可歇。事变信何常,弃捐成倏忽。
幽拘复在兹,念子每惊骨。子今无羽翼,归欤当曷月。
李舜臣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师旷撞晋平公
韩非 〔先秦〕
普天乐·垂虹夜月
徐再思 〔元代〕
浣溪沙·风撼芳菲满院香
孙光宪 〔五代〕
生查子·春山烟欲收
牛希济 〔五代〕
满江红·燕子楼中
文天祥 〔宋代〕
和王夫人《满江红》韵,以庶几后山《妾薄命》之意。
燕子楼中,又捱过、几番秋色。相思处、青年如梦,乘鸾仙阙。肌玉暗消衣带缓,泪珠斜透花钿侧。最无端、蕉影上窗纱,青灯歇。曲池合,高台灭。人间事,何堪说!向南阳阡上,满襟清血。世态便如翻覆雨,妾身元是分明月。笑乐昌、一段好风流,菱花缺。
忆江南·衔泥燕
牛峤 〔唐代〕
惜分飞·泪湿阑干花著露
毛滂 〔宋代〕
虞美人·残灯风灭炉烟冷
纳兰性德 〔清代〕
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
南歌子·懒拂鸳鸯枕
温庭筠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