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舜臣〔明代〕
群仙赤霞佩,谒帝青霄通。倏过昆崙颠,八荒逝安穷。
庐山偶回首,沧海蓬莱宫。须臾酌彭蠡,还驾来时鸿。
高高去无极,遗迹兹巃嵷。遂为万仞石,削壁凌苍穹。
盘回万岩壑,湖上峰独雄。朝云变紫翠,旦夕飞轻虹。
寒暑岂不化,芝草四时红。昨出江州道,天地览斯崇。
仿佛见揖手,招客令予东。感此结深意,夜寝烟山空。
忽若乘风下,怡然数老翁。把臂一共笑,千年始相逢。
梦中忆所授,病后扶衰躬。复从碧涧侧,倚望瑶华丛。
极愿捐微禄,致身与之同。
李舜臣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鹧鸪天·困不成眠奈夜何
辛弃疾 〔宋代〕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韩愈 〔唐代〕
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董生举进士,屡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吾知其必有合也。董生勉乎哉!
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董生勉乎哉!
吾因子有所感矣。为我吊望诸君之墓,而观于其市,复有昔时屠狗者乎?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中吕】满庭芳_铁马儿虚檐
乔吉 〔元代〕
【中吕】醉高歌过喜春来 题情
贯云石 〔元代〕
鹊踏枝·过人家废园作
龚自珍 〔清代〕
漠漠春芜春不住,藤刺牵衣,碍却行人路。偏是无情偏解舞,蒙蒙扑面皆飞絮。绣院深沉谁是主?一朵孤花,墙角明如许!莫怨无人来折取,花开不合阳春暮。
卖花声·雨花台
朱彝尊 〔清代〕
衰柳白门湾,潮打城还。小长干接大长干。歌板酒旗零落尽,剩有渔竿。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坛。更无人处一凭栏。燕子斜阳来又去,如此江山。
菩萨蛮·山城夜半催金柝
顾贞观 〔清代〕
采桑子·塞上咏雪花
纳兰性德 〔清代〕
浪淘沙慢·晓阴重
周邦彦 〔宋代〕
齐天乐·绿芜凋尽台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