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绎〔南北朝〕
土膏春气生,倡女协春情。鱼游连北水,鹄作辽东鸣。
折梅还插鬓,荡柱更移声。银烛含朱火,金炉对宝笙。
百枝凝夕焰,却月隐高城。
萧绎
(508—554)即元帝。字世诚,小字七符。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南朝梁武帝第七子。武帝天监十三年,封湘东王。命王僧辩平侯景,即位于江陵。时州郡大半入西魏,人户著籍,不盈三万。承圣三年,西魏军来攻,帝尚于龙光殿讲《老子》,百官戎服以听。魏军至,帝犹赋诗不废。及城陷,为魏人所杀。在位三年,庙号世祖。帝幼盲一目,好读书,工书善画,藏书十四万卷,城破时自行焚毁。所作诗赋轻艳绮靡,与兄纲相仿。著作颇多,原有集,已散佚,今存《金楼子》及《梁元帝集》辑本。
吴起守信
宋濂 〔明代〕
小桃红·绍兴于侯索赋
乔吉 〔元代〕
【商调】梧叶儿_出金陵尘暗
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时作
元好问 〔金朝〕
踏莎行·春暮
寇准 〔宋代〕
木兰花慢·送人之官九华
周端臣 〔宋代〕
清平乐·洛阳愁绝
温庭筠 〔唐代〕
鹧鸪天·黄沙道中
辛弃疾 〔宋代〕
笛家弄(水际闲行)
王质 〔唐代〕
醉桃源
陈允平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