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鉴〔明代〕
碧殿明秋水,香台下夕阴。堂空莲漏迥,径转竹房深。
习静疑忘世,含虚已定心。何时谢尘鞅,来此事幽寻。
史鉴
史鉴(1434—1496),字明古,号西村,别署西村逸史。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属江苏)人。生于明宣宗宣德九年,卒于明孝宗弘治九年,年六十三岁。书无不读,尤熟于史。一生淡于名利和官宦,友人引荐他入朝,他多次婉言推辞,一直隐居不仕,隐留心经世之务。每有客人到访,则陈列三代秦汉器物及唐宋以来古籍、书画名品,互相鉴赏和题签。其收藏处所名有“日鉴堂”。正德间,吴中高士首推沈周,史鉴次之,所作《晴雨霁三游西湖》,为游记文学经典,有《西村集》八卷,见《四库总目》。
送宗判官归滑台序
任华 〔唐代〕
大丈夫其谁不有四方志?则仆与宗衮二年之间,会而离,离而会,经途所亘,凡三万里。何以言之?去年春会于京师,是时仆如桂林,衮如滑台;今年秋,乃不期而会于桂林;居无何,又归滑台,王事故也。舟车往返,岂止三万里乎?人生几何?而倏聚忽散,辽夐若此,抑知己难遇,亦复何辞!
岁十有一月,二三子出饯于野。霜天如扫,低向朱崖。加以尖山万重,平地卓立。黑是铁色,锐如笔锋。复有阳江、桂江,略军城而南走,喷入沧海,横浸三山,则中朝群公岂知遐荒之外有如是山水?山水既尔,人亦其然。衮乎对此,与我分手。忘我尚可,岂得忘此山水哉!
【双调】拨不断_九重天,二
马致远 〔元代〕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宋代〕
柳含烟·御沟柳
毛文锡 〔五代〕
祝英台近·北固亭
岳珂 〔宋代〕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宋代〕
江神子(三月晦日西湖饯春)
刘镇 〔宋代〕
侧犯
陈允平 〔宋代〕
鹊桥仙(自寿)
李仲光 〔宋代〕
摸鱼儿(郫县宴同官)
吴泳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