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奇龄〔清代〕
堪忆处,曲巷试单衫。菱井啄泥悬社燕,桃根熨火种春蚕。
风景是江南。
毛奇龄
毛奇龄(1623—1716)清初经学家、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重阳日
白居易 〔唐代〕
若石之死
刘基 〔明代〕
浣溪沙·云淡风高叶乱飞
顾敻 〔五代〕
虞美人·玉阑干外清江浦
李廌 〔宋代〕
折桂令·赠罗真真
乔吉 〔元代〕
相见欢·花前顾影粼
毛奇龄 〔清代〕
蕃女怨·万枝香雪开已遍
温庭筠 〔唐代〕
浣溪沙·堤上游人逐画船
欧阳修 〔宋代〕
感皇恩·滁州为范倅寿
辛弃疾 〔宋代〕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 〔宋代〕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