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奇龄〔清代〕
枇杷花里谁家院,近丛坛。青漆左厢开绣户,坐双鬟。
着地画帘飞燕燕,当阶碧草映兰兰。车轮未必成三角,叉住门边那得还。
毛奇龄
毛奇龄(1623—1716)清初经学家、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彭蠡湖晚归
白居易 〔唐代〕
鹊桥仙·待月
完颜亮 〔金朝〕
朝中措·清明时节
张炎 〔宋代〕
点绛唇·春日风雨有感
陈子龙 〔明代〕
生查子·远山眉黛横
张孝祥 〔宋代〕
蝶恋花·卷絮风头寒欲尽
赵令畤 〔宋代〕
少年游·江南三月听莺天
吴锡麒 〔清代〕
绿头鸭(七夕)
辛弃疾 〔宋代〕
酒泉子·无题
阳关曲·中秋月
苏轼 〔宋代〕
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