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好问〔金朝〕
旧家八月池台,露华凉冷金波涨。宁王玉笛,霓裳仙谱,凉州新酿。
一枕开元,梦恍犹记,华清天上。对昆明火冷,蓬莱水浅,新亭泪,空相向。
烂漫东原此夕,夜如何、高秋空旷。一杯径醉,凭君莫问,今来古往。
万里孤光,五湖高兴,百年清赏。倩何人唤取,飞琼佐酒,作穿云唱。
元好问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代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北人食菱
江盈科 〔明代〕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非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送王含秀才序
韩愈 〔唐代〕
吾少时读《醉乡记》,私怪隐居者无所累于世,而犹有是言,岂诚旨于味耶?及读阮籍、陶潜诗,乃知彼虽偃蹇,不欲与世接,然犹未能平其心,或为事物是非相感发,于是有托而逃焉者也。若颜子操瓢与箪,曾参歌声若出金石,彼得圣人而师之,汲汲每若不可及,其于外也固不暇,尚何曲之托,而昏冥之逃耶?
吾又以为悲醉乡之徒不遇也。建中初,天子嗣位,有意贞观、开元之丕绩,在廷之臣争言事。当此时,醉乡之后世又以直废吾既悲醉乡之文辞,而又嘉良臣之烈,思识其子孙。今子之来见我也,无所挟,吾犹将张之;况文与行不失其世守,浑然端且厚。惜乎吾力不能振之,而其言不见信于世也。于其行,姑分之饮酒。
【双调】庆东原_江头即事低
曹德 〔元代〕
【中吕】迎仙客_湖上镜出匣
张可久 〔元代〕
【中吕】普天乐 吴江八景 垂虹夜月
徐再思 〔元代〕
【中吕】喜春来_六艺礼夙兴
马致远 〔元代〕
春光好·蘋叶软
和凝 〔五代〕
西江月·井冈山
毛泽东 〔近现代〕
玉楼春·戏林推
刘克庄 〔宋代〕
卜算子·赏荷以莲叶劝酒作
葛立方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