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亮吉〔清代〕
峰形南北殊凹凸,入地上天皆一日。潜行五里不见天,蜡炬光远空浮烟。
莓苔森森绿疑梦,蝙蝠手扪皆不动。一风冲出微带腥,足底万窍声俱鸣。
好奇径欲穷颠末,行僮失声炬将灭。四人急转我后来,风黑恍有千人追。
是时屈指当交酉,出洞见天天尚昼。饮泉百盏神始清,坐调鼻息方远行。
树巅斜行途转窄,鸦点扑人如雨黑。东行一洞势较低,一洞复出清泉西。
斜阳沈沈岭头落,客意极疲龛极乐。下方已黑天顶青,侧帽恐碍当头星。
洪亮吉
洪亮吉(1746~1809)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籍贯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洪亮吉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
五帝本纪赞
司马迁 〔两汉〕
太史公曰:学者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孔子所传《宰予问五帝德》及《帝系姓》,儒者或不传。余尝西至空桐,北过涿鹿,东渐於海,南浮江淮矣,至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风教固殊焉。总之,不离古文者近是。予观《春秋》《国语》,其发明《五帝德》《帝系姓》章矣,顾弟弗深考,其所表见皆不虚。书缺有间矣,其轶乃时时见於他说。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余并论次,择其言尤雅者,故著为本纪书首。
【越调】凭栏人
乔吉 〔元代〕
浣溪沙
詹玉 〔宋代〕
浣溪沙·蓼岸风多橘柚香
孙光宪 〔五代〕
转调二郎神·闷来弹鹊
张孝祥 〔宋代〕
长相思令·烟霏霏
吴淑姬 〔宋代〕
浣溪沙·姜女祠
纳兰性德 〔清代〕
浣溪沙·送叶淳老
苏轼 〔宋代〕
击梧桐(别西湖社友)
李珏 〔宋代〕
念奴娇
石孝友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