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顺鼎〔清代〕
秋稻余香,春花复梦,小帘依旧深贮。垂柳楼台,半护碧云归路。
怎隔年重认轻盈,浑未改檀唇绣羽。无语。见画阑干外,东风吹絮。
此例相沿应许。那离恨天边,多少幽女。话到三生,命比雪娘都苦。
偏记得庭院依稀,算不枉玉箫分付同住。垫一层黄月,一层红雨。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商角调】黄莺儿_寓僧舍秋色
睢景臣 〔元代〕
落梅风·心间事
马致远 〔元代〕
采莲子·菡萏香莲十顷陂
皇甫松 〔唐代〕
谒金门·花过雨
李好古 〔宋代〕
忆旧游·记愁横浅黛
周邦彦 〔宋代〕
潇湘神·斑竹枝
刘禹锡 〔唐代〕
一落索
陈允平 〔宋代〕
念奴娇(重九前二日登西塔观县治,用前韵)
姚述尧 〔宋代〕
菩萨蛮(霜天旅思)
赵长卿 〔宋代〕
蝶恋花(登楼晚望,闻歌声清婉而作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