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顺鼎〔清代〕
出师留两表,王业不偏安。武乡侯尽瘁,肯偷闲。回思当日,膝向草庐盘。
出处何常有,出作完人,处为忠孝神仙。
即先生岂薄貂蝉。悲悯切人天。明知唐社稷,已将残。
英雄同恨,鍊石补天难。汉末还唐末,三醉岳阳,何如六出祁山。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浔阳三题 并序
白居易 〔唐代〕
【黄钟】醉花阴 走苏卿
宋方壶 〔元代〕
【越调】斗鹌鹑 寄别
李邦基 〔明代〕
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时作
元好问 〔金朝〕
山花子·小立红桥柳半垂
纳兰性德 〔清代〕
水调歌头·白日射金阙
辛弃疾 〔宋代〕
鹧鸪天·插脚红尘已是颠
陆游 〔宋代〕
蝶恋花·桐叶晨飘蛩夜语
鹧鸪天(任静江经略安抚日元夕奉亲出郊)
邹应龙 〔宋代〕
清平乐(席上赠人)
赵彦端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