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逢甲〔清代〕
船头伐鼓升船旗,潮州老守今南归。天公予閒兼予健,人生七十古所稀。
方今中朝重耆硕,衮衮公卿头毕白。但非策免皆固留,夜望三台自深惜。
如公此行今所难,文书十上辞一官。即论知止亦高绝,况复远识时能观?
大海茫茫正龙战,老眼饱看犹健饭。布帆无恙归去来,且喜春江鱼价贱。
公家旧住蕲黄间,结庐更向霍太山。儿孙教识忠孝字,馀事广种山中田。
公归自得山中乐,累我中年别怀恶。何时寄我山居图,相思远慰南飞鹤。
丘逢甲
丘逢甲(1864年~1912年)近代诗人。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题齐安城楼
杜牧 〔唐代〕
牧童逮狼
蒲松龄 〔清代〕
两牧童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倾,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童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且号且抓。其一童嗥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号抓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童下视之,气已绝矣。
【不知宫调】时新乐
周文质 〔元代〕
春光好·花滴露
欧阳炯 〔五代〕
长相思·村姑儿
蔡伸 〔宋代〕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岳飞 〔宋代〕
菩萨蛮·黄鹤楼
毛泽东 〔近现代〕
浣溪沙·初夏
叶小鸾 〔明代〕
更漏子·相见稀
温庭筠 〔唐代〕
怨春郎(宿池口)
王质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