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昔导江,志济昏垫黪。中流龙负舟,圣心坚不撼。
其馀涉川民,临涛辄叹感。欲停苦不得,岂尽负勇胆。
嗟子前时归,妻病卧床毯。仓卒往视之,别我执手寁。
石头帆北张,天门日西晻。知止信不殆,贪进意犹欿。
风利急上驶,石险藏下黮。苟非神灵祐,已入蛟龙啖。
矶巨夜复昏,舟破木仅揽。念与子相亲,岁月溯髦髧。
白发终牖下,固当埋坎窞。焉可葬洪涛,含珠不投颌。
始闻涕为㫬,再见衷始惔。憙子命才脱,高吟味已醰。
得丧似失马,甘苦类食榄。人生托大化,阴阳听舒惨。
脩短要有命,不系避与敢。食案寝席閒,或逾锋锐憯。
不见王会稽,誓墓避世坎。岷峨万里外,欲溯三峡览。
世情外益忘,道味中愈憺。子置青溪宅,吾将共铅椠。
不然棹渔舟,相从八葭菼。更与傲风涛,衣蓑食藜糁。
姚鼐(nài)(1731~1815)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任礼部主事、四库全书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辞官南归,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江南紫阳、南京钟山等地书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等,曾编选《古文辞类纂》。
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览斯宇之所处兮,实显敞而寡仇。挟清漳之通浦兮, 倚曲沮之长洲。背坟衍之广陆兮,临皋隰之沃流。北弥陶牧,西接昭邱。华实蔽野,黍稷盈 畴。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遭纷浊而迁逝兮,漫逾纪以迄今。情眷眷而怀归兮,孰忧思之可任?凭轩槛以遥望兮, 向北风而开襟。平原远而极目兮,蔽荆山之高岑。路逶迤而修迥兮,川既漾而济深。悲旧乡 之壅隔兮,涕横坠而弗禁。昔尼父之在陈兮,有归欤之叹音。钟仪幽而楚奏兮,庄舄显而越 吟。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
惟日月之逾迈兮,俟河清其未极。冀王道之一平兮,假高衢而骋力。惧匏瓜之徒悬兮, 畏井渫之莫食。步栖迟以徙倚兮,白日忽其将匿。风萧瑟而并兴兮,天惨惨而无色。兽狂顾 以求群兮,鸟相鸣而举翼,原野阒其无人兮,征夫行而未息。心凄怆以感发兮,意忉怛而惨恻。循阶除而下降兮,气交愤于胸臆。夜参半而不寐兮,怅盘桓以反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