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尧臣〔宋代〕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折桂令·游金山寺
张可久 〔元代〕
浣溪沙·水满池塘花满枝
赵令畴 〔宋代〕
浪淘沙·好恨这风儿
石孝友 〔宋代〕
南乡子·斜月半胧明
王鹏运 〔清代〕
斜月半胧明,拣雨晴时泪未晴。倦倚香篝温别语,愁听,鹦鹉催人说四更。此恨拚今生,红豆无根种不成。数遍屏山多少路,青青,一片烟芜是去程。
风流子·新绿小池塘
周邦彦 〔宋代〕
满江红·昼日移阴
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致道留守
辛弃疾 〔宋代〕
喜迁莺
李焕 〔南北朝〕
鹧鸪天
张抡 〔宋代〕
浣溪沙
张孝祥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