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沁园春·张路分秋阅

刘过 刘过〔宋代〕

万马不嘶,一声寒角,令行柳营。见秋原如掌,枪刀突出,星驰铁骑,阵势纵横。人在油幢,戎韬总制,羽扇从容裘带轻。君知否,是山西将种,曾系诗盟。
龙蛇纸上飞腾。看落笔四筵风雨惊。便尘沙出塞,封侯万里,印金如斗,未惬平生。拂拭腰间,吹毛剑在,不斩楼兰心不平。归来晚,听随军鼓吹,已带边声。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演习场上,军纪严明,军容肃整,万马齐喑。随着一声号角声响,全军立即开始行动。秋日的平原如同手掌,而那枪林刀丛则像手指一样突出挺立其上,队队铁骑奔驰,速度快如流星; 队形纵横,变化莫测。而检阅官张路分正端坐在油幢军帐之中,他按照兵法指挥着外面的千军万马,手执羽扇,神态从容,身着轻裘缓带,大有儒将之风。诸君可否知道,此人(张路分)不但是天生的将种,还颇富文才诗情。
他文思敏捷,诗才横溢,书写时笔走龙蛇,落笔后则风雨为之惊,四座为之倾。他征战沙场,立下赫赫战功,万里封候,印金如斗,但这些并不足以平心意。他时时在拭擦腰间的宝剑,决意要驱散金兵,将那金人首领拿下斩首,否则就心意不能平。傍晚归来,那随军乐队所演奏的鼓乐,听起来却已经带上了那沙场上的边声。

注释
沁园春:词牌名,又名《寿星明》、《洞庭春色》等。双调一百十四字,平韵。
星驰铁骑:带甲的骑兵如流星般奔驰。
油幢:油布制的帐幕。
戎韬总制:以兵法来部勒指挥。戎韬指的是兵法。
羽扇从容:三国时诸葛亮常手执羽扇,从容指挥战事。裘带轻:即轻裘缓带,用羊祜故事。羊祜是西晋人,出镇襄阳十年间,他轻裘缓带,身不披甲,有儒将之风。
山西将种:古人认为华山以西之地是出将才的地方。
龙蛇:喻书法。
惬:满足,畅快。
吹毛剑:指锋利的剑。
楼兰:此指金统治者。

参考资料:

1、(唐)温庭筠著 .婉约词 豪放词,:万卷出版公司,2010.09:第284页

赏析

  刘过虽终身未仕,但对北伐甚为关心,一直期盼全国统一。该词即是作者这种心境的最好体现。词的开篇从听觉角度对“秋阅”开始前和刚开始的景象进行了生动的描写 “万马不嘶”,足以让人联想到当时整肃的军容以及严明的军纪。随即,“一声寒角”陡然响起,嘹亮之极。“寒”字用得妙,既与词题中的“秋”字呼应,又烘托出战场上的肃杀气氛。 “枪刀突出”三句,又从视觉的角度,在不同侧面描绘了演兵场上的盛况;“人在油幢”三句,从士兵写到将领,描绘了张路分指挥千军万马的仪态:只见他“羽扇从容裘带轻”,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君知否”三句,点出张路分“曾系诗盟”,即参加过诗人集会,展现出这位善于用兵治兵的统帅的另一面,使人物形象愈加丰满、完整。

  下片“龙蛇纸上飞腾”三句承接上片,写张路分文采飞扬、才思敏捷的一面,进一步强调了将军的能文能武。“便尘”以下几句写张路分的内心世界。通过描写拂拭佩剑的动作,表现了其不甘于平凡的志向。末三句写秋阅结束时的情景以及作者的感慨。“归来晚”一句,表明演习时间之长。“随军鼓吹”,听起来也好似“边声”,足见作者北伐抗金的迫切心情以及期望朝廷尽早出兵的急切心情。

  全词风格豪放,极具画面感,是宋词中描写军事场面的优秀词作。

参考资料:

1、《线装经典》编委会编.宋词鉴赏辞典:云南教育出版社,2010.01:第270页

创作背景

  古代军队时常在秋天进行演习,并有长官进行检阅,所以叫“秋阅”。词题中的“张路分”,姓张,官居路分都监,生平不详。路分都监是宋代路级的军事长官。作者看到爱国将领张路分“秋阅”的情景,有感而发写下该词。

参考资料:

1、苏轼等著;崇贤书院释译.图解豪放词:黄山书社,2016.03:第186页
刘过

刘过

  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

猜您喜欢
赏析 注释 译文

春风

白居易白居易 〔唐代〕

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
荠花榆荚深村里,亦道春风为我来。
赏析 注释 译文

早蝉

白居易白居易 〔唐代〕

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始鸣。
石楠深叶里,薄暮两三声。
一催衰鬓色,再动故园情。
西风殊未起,秋思先秋生。
忆昔在东掖,宫槐花下听。
今朝无限思,云树绕湓城。
赏析 注释 译文

应科目时与人书

韩愈韩愈 〔唐代〕

  月日,愈再拜:天地之滨,大江之濆,有怪物焉,盖非常鳞凡介之品匹俦也。其得水,变化风雨,上下于天不难也。

  其不及水,盖寻常尺寸之间耳,无高山大陵旷途绝险为之关隔也,然其穷涸,不能自致乎水,为獱獭之笑者,盖十八九矣。如有力者,哀其穷而运转之,盖一举手一投足之劳也。然是物也,负其异於众也,且曰:“烂死于沙泥,吾宁乐之;若俯首贴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是以有力者遇之,熟视之若无睹也。其死其生,固不可知也。

  今又有有力者当其前矣,聊试仰首一鸣号焉,庸讵知有力者不哀其穷而忘一举手,一投足之劳,而转之清波乎?其哀之,命也;其不哀之,命也;知其在命,而且鸣号之者,亦命也。

  愈今者,实有类于是,是以忘其疏愚之罪,而有是说焉。阁下其亦怜察之。

赏析 注释 译文

天净沙·江亭远树残霞

吴西逸吴西逸 〔元代〕

江亭远树残霞,淡烟芳草平沙。绿柳阴中系马。夕阳西下,水村山郭人家。
赏析

【正宫】醉太平_伤春烟消宝

张可久张可久 〔元代〕

伤春

烟消宝鸭,字篆银蜗,伤春心事付琵琶,误平康过马。玉容泪湿鸳鸯帕,红绒再冷秋千架,金壶水换牡丹花,等他来看咱。

金华山中

金华洞冷,铁笛风生。寻真何处寄闲情?小桃源暮景。数枝黄菊勾诗兴,一川红叶迷仙径,四山白月共秋声,诗翁醉醒。

登卧龙山

黄庭小楷,白苎新栽,一篇闲赋写秋怀,上越王古台。半天虹雨残云载,几家渔网斜阳晒,孤村酒市野花开,长吟去来。

山中小隐

裹白云纸袄,挂翠竹麻条,一壶村酒话渔樵,望蓬莱缥缈。涨葡萄青溪春水流仙棹,靠团标空岩夜雪迷丹灶,碎芭蕉小庭秋树响风涛,先生醉了。

赏析

【双调】清江引_碧山丹房早

张可久张可久 〔元代〕

碧山丹房早起

翠蓬一壶天地小,又是邯郸道。寻真客到来,梦短人惊觉,冷冷玉望松月晓。

张子坚运判席上三首

功名壮年今皓首,拣得溪山秀。清霜紫蟹肥,细雨黄花瘦,床头一壶新糯酒。

去来去来归去来,菊老青松在。生前酒一杯,死后名千载,淮阴侯不如彭泽宰。

云岩隐居安乐窝,尽把陶诗和。村醪蜜样甜,山栗拳来大,梅窗一炉松叶火。

赏析

【中吕】朝天子_歌者簪山桔

乔吉乔吉 〔元代〕

歌者簪山桔

锦囊,未黄,宜荐秋风酿。何须一夜洞庭霜,好先试销金帐。豆寇梢头,丁香枝上,蘸吴姬指甲凉。剖将,试尝,止爱些酸模样。

赋所感

翠衫,玉簪,脂唇小樱桃淡。多情多绪眼脑馋,谁敢去胡摇撼?冷诨先口斩,呆科先探,小心儿真个敢。为俺,大胆,我倒有三分惨。

小娃琵琶

暖烘,醉容,逼匝的芳心动。雏莺声在小帘栊,唤醒花前梦。指甲纤柔,眉儿轻纵,和相思曲未终。玉葱,翠峰,娇怯煞琵琶重。

赏析 注释 译文

酒泉子·长忆观潮

潘阆潘阆 〔宋代〕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赏析

更漏子·秋

张淑芳张淑芳 〔宋代〕

墨痕香,红蜡泪。点点愁人离思。桐叶落,蓼花残。雁声天外寒。
五云岭,九溪坞。待到秋来更苦。风淅淅,水淙淙。不教蓬径通。
赏析 注释 译文

霜天晓角·晚次东阿

朱彝尊朱彝尊 〔清代〕

鞭影匆匆,又铜城驿东。过雨碧罗天净,才八月,响初鸿。
微风何寺钟?夕曛岚翠重。十里鱼山断处,留一抹、枣林红。
© 2023 古典诗文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