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觏〔宋代〕
富贵责且重,惭耻心如何。贫贱事易了,饱煖幸已多。
大热火天下,虚堂枕山阿。拔俗嫌人影,考古分贤科。
漱冷齿双噤,饮香颜半酡。一跣或移日,遇狂还自歌。
去就各有志,彼此无相诃。原宪岂尝病,赐也徒来过。
李觏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骤雨打新荷·绿叶阴浓
元好问 〔金朝〕
【双调】寿阳曲_山市晴岚花
马致远 〔元代〕
江城子·癸酉春社
王炎 〔宋代〕
西河·天下事
王野 〔宋代〕
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晁补之 〔宋代〕
女冠子·四月十七
韦庄 〔唐代〕
踏莎行·二社良辰
陈尧佐 〔宋代〕
浣溪沙·雨歇梧桐泪乍收
纳兰性德 〔清代〕
氐州第一·波落寒汀
周邦彦 〔宋代〕
少年游·离多最是
晏几道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