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觏〔宋代〕
短亭车马地,送子一盘桓。不畏离群久,所嗟行路难。
晒衣云日薄,扑面水风酸。圣有中庸训,时时著意看。
李觏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愚人食盐
僧伽斯那 〔南北朝〕
【双调】沉醉东风_有所感流水
周德清 〔元代〕
【商调】梧叶儿_赠歌妓红绡
卢挚 〔元代〕
寿阳曲·江天暮雪
马致远 〔元代〕
如梦令·道是梨花不是
严蕊 〔宋代〕
花犯(木芙蓉)
黄公绍 〔唐代〕
阮郎归(前题)
姚述尧 〔宋代〕
西江月(长安秋夜与诸君饮,分题作)
毛滂 〔宋代〕
南歌子(早春)
赵长卿 〔宋代〕
永遇乐(霜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