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觏〔宋代〕
朝闺入有籍,疏远难见君。世眼不识道,贫贱无高文。
兰蕙生同草,鸿鹄心在云。赠子喜别离,儿女安得闻。
李觏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河传·柳拖金缕
孙光宪 〔五代〕
南歌子·手里金鹦鹉
温庭筠 〔唐代〕
塞孤·般涉调
柳永 〔宋代〕
念奴娇(冬日赏菊次前韵)
姚述尧 〔宋代〕
虞美人
石孝友 〔宋代〕
诉衷情(三月八日仲存席上见吴家歌舞)
毛滂 〔宋代〕
南歌子(杨光辅又寄示寻春)
程垓 〔宋代〕
清平乐
菩萨蛮(霜天旅思)
赵长卿 〔宋代〕
贺新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