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曾伯〔宋代〕
唤曲生来,与常娥约,从太守游。把玉箫声寄,萧关短笛,霓裳曲换,清塞重裘。
桂影飘摇,桐阴立尽,多少征人霜满头。油幢暇,不掀髯一笑,辜负中秋。
斗杓矗处中州。还有解闻鸡起舞不。看鸣弦中鹄,穿杨电激,飞球戏马,策箠星流。
绣帽归军,玳簪环客,薄晚同登庾亮楼。浮生事,是几番玩月,何苦多愁。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中吕】喜春来 秋夜
李致远 〔元代〕
蟾宫曲·寒食新野道中
卢挚 〔元代〕
【双调】新水令_辞官急流中
张养浩 〔元代〕
【南吕】一枝花_春风醉碧桃
张彦文 〔清代〕
酒泉子·长忆西山
潘阆 〔宋代〕
菩萨蛮·绿芜墙绕青苔院
陈克 〔宋代〕
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
顾太清 〔清代〕
沁园春(送宗人景召游姑苏)
陈人杰 〔宋代〕
桂华明
关注 〔宋代〕
木兰花(寿伯母太夫人上官氏)
邹应龙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