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曾伯〔宋代〕
西證膏肓急,人推仓扁医。惜哉当局晚,为此厉阶谁。
公在民犹望,公亡事转危。忠魂千古在,近有紫岩知。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中吕】迎仙客_戏题双解元
王举之 〔元代〕
人月圆·山中书事
张可久 〔元代〕
清江引·竞功名有如车下坡
贯云石 〔元代〕
沁园春·寒食郓州道中
谢枋得 〔宋代〕
千秋岁·淡烟平楚
刘基 〔明代〕
浪淘沙·杨花
李雯 〔清代〕
金缕晓风残,素雪晴翻,为谁飞上玉雕阑?可惜章台新雨后,踏入沙间。沾惹忒无端,青鸟空衔,一春幽梦绿萍间。暗处销魂罗袖薄,与泪轻弹。
蝶恋花·月到东南秋正半
王国维 〔近现代〕
惜分飞·泪湿阑干花著露
毛滂 〔宋代〕
喜迁莺·霜天秋晓
蔡挺 〔宋代〕
贺新郎·国脉微如缕
刘克庄 〔宋代〕
实之三和有忧边之语,走笔答之。
国脉微如缕。问长缨何时入手,缚将戎主?未必人间无好汉,谁与宽些尺度?试看取当年韩五。岂有谷城公付授,也不干曾遇骊山母。谈笑起,两河路。少时棋柝曾联句。叹而今登楼揽镜,事机频误。闻说北风吹面急,边上冲梯屡舞。君莫道投鞭虚语,自古一贤能制难,有金汤便可无张许?快投笔,莫题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