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然〔唐代〕
皎然
僧皎然(730-799),俗姓谢,字清昼,湖州(浙江吴兴)人,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皎然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皎然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及其弟子 〔先秦〕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双调】寿阳曲_银台烛,金
卢挚 〔元代〕
【中吕】上小楼
张可久 〔元代〕
【仙吕】赏花时_风情春透天
乔吉 〔元代〕
一剪梅·舟过吴江
蒋捷 〔宋代〕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宋代〕
水调歌头(游银山寺和壁间张安国作)
王质 〔唐代〕
凤时春(见残梅)
思佳客
陈允平 〔宋代〕
蓦山溪
石孝友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