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元祐〔宋代〕
绿发飘萧礼上玄,明皇遥隔绛河边。香消楚泽春风佩,愁入湘城夜雨弦。
素手不将条脱赠,绮疏惟把步虚编。西神峰顶飞霞观,小驻鸾笙五百年。
郑元祐
(1292—1364)处州遂昌人,迁钱塘,字明德,号尚左生。少颖悟,刻励于学。顺帝至正中,除平江儒学教授,升江浙儒学提举,卒于官。为文滂沛豪宕,诗亦清峻苍古。他早年时期居钱塘(今杭州市),后来侨居吴中近四十年,晚年命名其文集为《侨吴集》,另著有笔记《遂昌杂录》。
行香子 博山戏呈赵昌甫、韩仲止
辛弃疾 〔宋代〕
【南吕】金字经_春日湖上山
王举之 〔元代〕
【双调】庆东原_西皋亭适兴
薛昂夫 〔元代〕
愁倚阑·春犹浅
程垓 〔宋代〕
忆秦娥·情脉脉
点绛唇·咏梅月
陈亮 〔宋代〕
鹧鸪天·离恨
纳兰性德 〔清代〕
更漏子·背江楼
温庭筠 〔唐代〕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陆游 〔宋代〕
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苏轼 〔宋代〕
余去岁在东武,作《水调歌头》以寄子由。今年子由相从彭门居百余日,过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别。余以其语过悲,乃为和之,其意以不早退为戒,以退而相从之乐为慰云耳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