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元祐〔宋代〕
高生永嘉秀,秀也实南金。学启麟经秘,雏生凤穴深。
浪花迎客棹,霜叶变枫林。异日巍科掇,秋期又盍簪?
郑元祐
(1292—1364)处州遂昌人,迁钱塘,字明德,号尚左生。少颖悟,刻励于学。顺帝至正中,除平江儒学教授,升江浙儒学提举,卒于官。为文滂沛豪宕,诗亦清峻苍古。他早年时期居钱塘(今杭州市),后来侨居吴中近四十年,晚年命名其文集为《侨吴集》,另著有笔记《遂昌杂录》。
周郑交质
左丘明 〔先秦〕
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王贰于虢,郑伯怨王。王曰:“无之。”故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
王崩,周人将畀虢公政。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秋,又取成周之禾。周郑交恶。
君子曰:“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明恕而行,要之以礼,虽无有质,谁能间之?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苹蘩蕴藻之菜,筐筥錡釜之器,潢污行潦之水,可荐於鬼神,可羞於王公,而况君子结二国之信,行之以礼,又焉用质?《风》有《采蘩》、《采苹》,《雅》有《行苇》、《泂酌》,昭忠信也。”
婆罗门引·春尽夜
夏完淳 〔明代〕
长相思·以书寄西泠诸友即题其后
吴锡麒 〔清代〕
如梦令·纤月黄昏庭院
纳兰性德 〔清代〕
风流子·新绿小池塘
周邦彦 〔宋代〕
更漏子·背江楼
温庭筠 〔唐代〕
采桑子·何人解赏西湖好
欧阳修 〔宋代〕
南歌子·万万千千恨
辛弃疾 〔宋代〕
临江仙·秦楼不见吹箫女
李煜 〔五代〕
定风波·两两轻红半晕腮
苏轼 〔宋代〕
十月九日,孟亨之置酒秋香亭。有双拒霜,独向君猷而开,坐客喜笑,以为非使君莫可当此花,故作是篇。
两两轻红半晕腮,依依独为使君回。若道使君无此意,何为,双花不向别人开。但看低昂烟雨里,不已。劝君休诉十分杯。更问尊前狂副使。来岁。花开时节与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