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元代〕
明发不能寐,独步柳阴中。秋色方浩荡,晨光乍曈昽。
烁烁川上日,萧萧树间风。葛巾吹欲堕,纤絺巳无功。
感彼岁月驶,悟此人世空。悠悠竟何补,山林情所钟。
终期抗高志,驾言从赤松。
赵孟頫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
扁鹊见蔡桓公
韩非 〔先秦〕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双调】水仙子_西湖秋夜今
张可久 〔元代〕
【仙吕】点绛唇 闺愁
贯云石 〔元代〕
【双调】清江引
马致远 〔元代〕
点绛唇·春愁
赵鼎 〔宋代〕
调笑令·边草
戴叔伦 〔唐代〕
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
李璟 〔五代〕
卜算子·烟雨幂横塘
谢逸 〔宋代〕
调笑令·胡马
韦应物 〔唐代〕
临江仙·送钱穆父
苏轼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