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澄之〔清代〕
步出城东门,遥望江南道。江南何所思?佳人委秋草。
灵衣张空房,流尘积輀旐。穗帐明月来,岂若平生好!
葱葱玉树枝,凋摧亦已早。朝为艳阳花,夕暮成枯槁。
人生少得意,得意难竟保。弃置勿复思,忧伤徒自老!
钱澄之
钱澄之(1612~1693),初名秉镫,字饮光,一字幼光,晚号田间老人、西顽道人。汉族,安徽省桐城县(今枞阳县)人。明末爱国志士、文学家。作为皖江文化的重要诗人,与同期的顾炎武、吴嘉纪并称江南三大遗民诗人,诗歌创作上取得了杰出成就。 著有《田间集》、《田间诗集》、《田间文集》、《藏山阁集》等。钱澄之学识渊博,文笔雄健,质朴宏肆,不事雕琢。他勇弃俗学,专治古文,文章精洁、典雅,对后来“桐城派”的形成有一定影响。钱澄之对数学、地理、训诂、义理亦有研究。
获麟解
韩愈 〔唐代〕
麟之为灵,昭昭也。咏于《诗》,书于《春秋》,杂出于传记百家之书,虽妇人小子皆知其为祥也。
然麟之为物,不畜于家,不恒有于天下。其为形也不类,非若马牛犬豕豺狼麋鹿然。然则虽有麟,不可知其为麟也。
角者吾知其为牛,鬣者吾知其为马,犬豕豺狼麋鹿,吾知其为犬豕豺狼麋鹿。惟麟也,不可知。不可知,则其谓之不祥也亦宜。虽然,麟之出,必有圣人在乎位。麟为圣人出也。圣人者,必知麟,麟之果不为不祥也。
又曰:“麟之所以为麟者,以德不以形。”若麟之出不待圣人,则谓之不祥也亦宜。
【商调】集贤宾 春日伤别
李爱山 〔唐代〕
【中吕】满庭芳_碧山丹房闲
张可久 〔元代〕
荷叶杯·一点露珠凝冷
温庭筠 〔唐代〕
水调歌头·送王子初之太原
王恽 〔元代〕
菩萨蛮·题画
龚翔麟 〔清代〕
行香子·秋与
苏轼 〔宋代〕
东风齐著力(除夕)
胡浩然 〔唐代〕
满江红
石孝友 〔宋代〕
如梦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