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卜算子·悼国际共产主义战士艾地同志

毛泽东 毛泽东〔近现代〕

疏枝立寒窗,笑在百花前。奈何笑容难为久,春来反凋残。
残固不堪残,何须自寻烦?花落自有花开日,蓄芳待来年。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冬日寒窗前只有梅树孤零零伫立,它总在百花开放之前开放。只可惜那绽放的花朵难以持久,春天一到就已全部凋残。
本来要凋谢的总要凋谢,人又何必自寻愁烦?花落花开自有它的时间,蓄积的芬芳只待明年再次开放。

注释
疏枝句:化用宋林逋《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线,暗香浮动月黄昏”语意,以梅喻艾地。
固:本来。堪:禁受;能。
花落句:传宋严蕊《卜算子》“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

创作背景

  艾地(1923—1965),曾经是印度尼西亚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他所领导的印尼共产党在当时的印尼有很大的影响力;连当时的苏加诺总统都于1959年公开在全国范围内提出过“民族主义、宗教、共产主义三大思潮合作”的主张;然而,帝国主义和印尼国内的反动势力却并不甘心;他们在准备推翻苏加诺政权,剿灭印尼共产党。

  1965年9月30日,以苏加诺总统警卫部队第三营营长翁东中校为首的一批左翼军官,采取行动以求挫败右翼军人集团的政变阴 谋,但未告成功。10月1日,军人集团终于篡夺了国家权力,并对印尼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进行了血腥的镇压。

  据印尼共产党中央委员会1966年5月23日发表的文件披露,被杀害的印尼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不下20万人,被捕者不下40万人——艾地同志也在这场大屠杀中牺牲了。

  当毛泽东主席得知印尼所发生的一切以及他的国际战友艾地不幸遇难的消息后,心情十分悲痛。而时间已值隆冬,寒梅怒放;诗人触景生情,想到几个月前还在北京会见了他,但转眼间却成了故人,禁不住吟词一首以寄哀思。▲

赏析

  诗人在这首诗中,以咏梅寄情的比兴手法,悼念了国际共产主义战士艾地同志,同时也激励了广大无产阶级革命者以及诗人自己对革命必胜的信心。

  上阕写深冬的梅花横斜傲岸于窗前;并以拟人手法,用一个“笑”字来形容梅花的无尽风采。梅花含笑盛开于“百花”之前,而 “百花”当是指万紫千红的春日。寒梅顶着盛大的春天,但可惜这梅花的笑容难以持久,到了春天就凋零了。诗人在这里,借梅花的开与落这一自然景观,道出了内心的哀思。

  艾地同志以及他所领导的印尼共产党当时在印尼正如日中天,形势一片大好,但没想到情况陡 地发生逆转,眼见就要来临的大好春光反而凋残了,革命之火被扑灭了——但艾地同志的音容笑貌却不断地浮现在诗人的眼前。

  下阕,诗人表面上仍是写初春调残的梅花总是会凋残的,要凋残就凋残吧,赏花人何必自寻烦恼,花开花落有它自己的规律,花儿蓄积的芬芳在等待第二年盛开。

  除了这表面一层写景外,诗人也在此寄寓了另一层深意。

  诗人将自己悲痛的感情作了一个调整,勉励自己与勉励其他同志,不应一 味沉湎于悲哀之中,为愁烦所困扰。该失去的自会失去,但只要不懈奋斗,总会有所得的。并从中升华出一个道理:共产主义战士前 赴后继,是不可能被彻底摧毁的;失败中也有教训,也孕育着成功。我们不应为印尼共产党短暂的挫折而深深忧愁、不能自拔。就像 年复一年蓄积着芬香的梅花一样,他们也正在蓄积着更大的力量,他们终会有得胜的一天。

  在全诗最后一句中,诗人引领我们向上升起,让我们心中豁然明亮起来,而不是在悲哀中暗下去;使我们满怀希望,再次充满革命的斗志与豪情。▲

展开阅读全文 ∨

毛泽东

毛泽东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猜您喜欢
赏析 注释 译文

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李白李白 〔唐代〕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孤高绣衣人,潇洒青霞赏。
平生多感激,忠义非外奖。祸连积怨生,事及徂川往。
楚邦有壮士,鄢郢翻扫荡。申包哭秦庭,泣血将安仰。
鞭尸辱已及,堂上罗宿莽。颇似今之人,蟊贼陷忠谠。
渺然一水隔,何由税归鞅。日夕听猿怨,怀贤盈梦想。
赏析 注释 译文

楚归晋知罃

左丘明左丘明 〔先秦〕

  晋人归楚公子谷臣,与连尹襄老之尸于楚,以求知罃。于是荀首佐中军矣,故楚人许之。

  王送知罃,曰:“子其怨我乎?”对曰:“二国治戎,臣不才,不胜其任,以为俘馘。执事不以衅鼓,使归即戮,君之惠也。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王曰:“然则德我乎?”对曰:“二国图其社稷,而求纾其民,各惩其忿,以相宥也,两释累囚,以成其好。二国有好,臣不与及,其谁敢德?”

  王曰:“子归何以报我?”对曰:“臣不任受怨,君亦不任受德。无怨无德,不知所报。”

  王曰:“虽然,必告不谷。”对曰:“以君之灵,累臣得归骨于晋,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若从君之惠而免之,以赐君之外臣首;首其请于寡君,而以戮于宗,亦死且不朽。若不获命,而使嗣宗职,次及于事,而帅偏师以脩封疆,虽遇执事,其弗敢违。其竭力致死,无有二心,以尽臣礼。所以报也!

  王曰:“晋未可与争。”重为之礼而归之。

赏析 注释 译文

石碏谏宠州吁

左丘明左丘明 〔先秦〕

  卫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曰庄姜。美而无子,卫人所为赋《硕人》也。又娶于陈,曰厉妫。生孝伯,蚤死。其娣戴妫生桓公,庄姜以为己子。

  公子州吁,嬖人之子也。有宠而好兵,公弗禁,庄姜恶之。

  石碏谏曰:“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骄奢淫佚,所自邪也。四者之来,宠禄过也。将立州吁,乃定之矣;若犹未也,阶之为祸。夫宠而不骄,骄而能降,降而不憾,憾而能眕者,鲜矣。且夫贱妨贵,少陵长,远间亲,新间旧,小加大,淫破义,所谓六逆也。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谓六顺也。去顺效逆,所以速祸也。君人者,将祸是[通“事”]务去,而速之,无乃不可乎?”弗听。

  其子厚与州吁游,禁之,不可。桓公立,乃老。

赏析 注释 译文

拨不断·菊花开

马致远马致远 〔元代〕

菊花开,正归来。伴虎溪僧、鹤林友、龙山客,似杜工部、陶渊明、李太白,在洞庭柑、东阳酒、西湖蟹。哎,楚三闾休怪!
赏析 注释 译文

点绛唇·万顷蓬壶

王国维王国维 〔近现代〕

万顷蓬壶,梦中昨夜扁舟去。萦回岛屿,中有舟行路。
波上楼台,波底层层俯。何人住?断崖如锯,不见停桡处。

赏析 注释 译文

如梦令·谁伴明窗独坐

向滈向滈 〔宋代〕

谁伴明窗独坐。和我影儿两个。灯烬欲眠时,影也把人抛躲。无那。无那。好个恓惶的我。
赏析 注释 译文

解语花·风销焰蜡

周邦彦周邦彦 〔宋代〕

风消焰蜡,露浥红莲,花市光相射。桂华流瓦。纤云散,耿耿素娥欲下。衣裳淡雅。看楚女纤腰一把。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
因念都城放夜。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钿车罗帕。相逢处,自有暗尘随马。年光是也。唯只见、旧情衰谢。清漏移,飞盖归来,从舞休歌罢。
赏析 注释 译文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晏几道晏几道 〔宋代〕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蘋 通:苹)
赏析 注释 译文

更漏子·金雀钗

温庭筠温庭筠 〔唐代〕

金雀钗,红粉面,花里暂时相见。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
香作穗,蜡成泪,还似两人心意。山枕腻,锦衾寒,觉来更漏残。
赏析 注释 译文

念奴娇·西湖和人韵

辛弃疾辛弃疾 〔宋代〕

晚风吹雨,战新荷、声乱明珠苍璧。谁把香奁收宝镜,云锦红涵湖碧。飞鸟翻空,游鱼吹浪,惯趁笙歌席。坐中豪气,看公一饮千石。
遥想处士风流,鹤随人去,老作飞仙伯。茅舍疏篱今在否,松竹已非畴昔。欲说当年,望湖楼下,水与云宽窄。醉中休问,断肠桃叶消息。
© 2023 古典诗文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