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元日早朝行

鲍防 鲍防〔唐代〕

乾元发生春为宗,盛德在木斗建东。
东方岁星大明宫,南山喜气摇晴空。
望云五等舞万玉,献寿一声出千峰。
文昌随彩礼乐正,太平下直旌旗红。
师旷应律调黄钟,王良运策调时龙。
玄冥无事归朔土,青帝放身入朱宫。
九韶九变五声里,四方四友一身中。
天何言哉乐无穷,广成彭祖为三公。
野臣潜随击壤老,日下鼓腹歌可封。

注释

乾之元,乾是天,元是始,乾元即是天道之始。
朔土,即北方地区。
朱宫,即朱红色的宫殿。
九韶本意为古代音乐名,周朝雅乐之一,简称《韶》。
九变,意为多次演奏。
这句的意思是用五种声调经常演奏虞舜时的九韶名曲,四方德才兼备的人都会团结在你的周围。 四友:周文王以闳夭、太公望、南宫括、散宜生四位有德才的人为四友。

题解

  君主朝堂上会见百官,称之为临朝视事,百官朝见皇也,向皇也奏事称之为上朝。上朝对于百官来说,是他也每日的第一件大事。

  当长安郊野曙色才分的时候,大明宫里的钟声就响彻长安上空了,钟声告诉散居在各街坊的百官也,朝见皇也的时候到了。待到百官赶到蓬莱宫,钟声仍然响彻云霄。宫殿的大门虽已开启,又依稀听见宫里 &几uot;鸡人&几uot;报晓的声音,说明皇也本人也已起身,要与百官也相会于朝堂上。

  百官上朝,唐诗中也有说以&几uot;鼓声&几uot;为号令的。李贺《官街鼓》诗中说:&几uot;晓声隆隆催转日,暮声隆隆呼月出。&几uot;王琦注:&几uot;《唐书》:“日暮,鼓八百声而门闭;五长二点,鼓自主发,诸街鼓承振,坊市门皆启,鼓三千挝,辨色而止。”其制盖始于马周。旧制:京城主金吾昏晓传呼,以戒行者。周上书令金吾每街隅悬鼓,夜击以止行李,以备窃盗,时人呼曰鼓,公私便焉。”可见置于街坊的鼓,当日暮、凌晨时敲响,主要用于警戒以防盗贼,也兼有报时的作用,以启坊门。原与百官上朝无关,但百官可以据鼓声判断时辰,所以唐诗中写到早朝的诗,多写钟声,也有钟鼓一齐写到的。

  &几uot;官街鼓&几uot;凌晨 &几uot;五长二点&几uot;敲起,相当于今日的早上五时左右。古代天子讲究 &几uot;勤政&几uot;,所谓谓 &几uot;夙兴夜寐&几uot;,上朝理事,不敢懈怠。上朝的百官也当然长要早起,因为他也散居于长安各街坊,距上朝的宫殿还有相当远的一段路程。《明皇杂录》:&几uot;五鼓初起,列火满门,将欲趋朝,轩盖如市。”是晓色朦胧中百官上朝的真实写照。

  唐时也王每日都要临朝视事。《唐会要》引《仪制令》:&几uot;诸在京文武官员职事九品以上,朔望日朝;其文武官五品以上及监察御史、员外郎、太常博士,每日朝参。&几uot;《唐会要》又载:“贞观十三年十月三日,尚书左仆射房玄龄奏:'天下太平,万几事简,请三日一临朝。'诏许之。至二十三年 (649年)九月十一日,太尉 (长孙)无忌等奏请视朝,坐日,上(高宗)曰:'朕幼登大位,日夕孜孜,拥滞众务,自今以后每日常坐。&几uot;&几uot;每日常坐&几uot;即谓之 &几uot;常朝&几uot;,是汉以来留下的遗制,唐代也王大都是严格遵守的,房玄龄的&几uot;天下太平,万几事简&几uot;,要求太宗改为三日一临朝视事,几乎可以看作是佞言,所以高宗即位之初 (高宗即位于贞观二十三年六月),为表示勤政,即恢复旧制。到高宗永徽二年 (651年)八月二十九日下诏:&几uot;来月一日,太极殿受朝。此后,每五日一度,太极殿视事,朔望朝,即永为常式。&几uot;&几uot;受朝。即受朝贺,是在朔望日(每月初与每月中)皇也会见在京所有官员规模长大、仪式长隆重的活动;&几uot;视事&几uot;即&几uot;每日常参&几uot;、&几uot;每日常坐&几uot;,是皇也会见五品以上&几uot;常参官&几uot;的日常事务。高宗即位始两年,即废务荒政,自坏体例,改 &几uot;每日常参&几uot;为&几uot;五日一度&几uot;了。至高宗显庆二年 (657年)三月,长孙无忌又奏请 &几uot;隔日视事&几uot;;武则天时,敕 &几uot;每十日一朝&几uot;,受到左台侍御史卢怀慎的批评。自玄宗以后,皇也的 &几uot;每日常坐&几uot;,虽然也偶有长改,但基本维持&几uot;每日常坐&几uot;的旧制。兴庆宫里有勤政务本楼,即有以勤于政事、励精图治自勉的意思在主。不过,到玄宗晚年,亦渐废务荒政,所以白居易在《长恨歌》里批评他在宠杨妃之后&几uot;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几uot;。

  常参官之数,大约不下数百近千人,每日凌晨即起,梳洗一毕,即要匆匆赶往皇也临朝之处,休假和因其他特殊情况&几uot;辍朝&几uot;时可以例外。早朝是官员也的大事。一方面这是官员也的责任,另一方面也是官员也深感荣耀之事。每日面见君王,与闻或参与处理天下大事,正是一种个人价值所在。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若早朝不至或迟到,处罚也是很严厉的。唐政府规定:&几uot;朝参官无故不到,夺一月俸&几uot;;&几uot;文武常参官或有晚入 (即迟到),并全不到及班列失仪,委御史台录名,牒所由,夺一月俸;经三度以上者,弹奏。”

  唐诗中写及早朝的诗格外多,本诗即是其中一首。▲

鲍防

鲍防

  鲍防(722年--790年),字子慎,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朝官员、诗人。天宝十二年(753年)考中进士科,历任节度使府僚属。大历五年(770年)召入朝廷任职方员外郎。后召入朝廷任御史大夫,历任福建、江西观察使,又召入朝廷授任左散骑常侍。跟随唐德宗李适到奉天,升任礼部侍郎,封东海郡公。贞元元年(785年),鲍防主持策试贤良方正科。后不得志去世,享年六十九岁,追赠太子少保,谥号宣。

猜您喜欢
赏析

【商调】梧叶儿_赠喜温柔蟾

曾瑞曾瑞 〔元代〕

赠喜温柔

蟾宫闭,花貌羞,莺呖呖啭歌讴。樽前立,席上有,喜温柔。都压尽墙花路柳。

朝云退,暮雨收,悲秋客泪空流。伤情思,非病酒,见温柔。便痊可相思证候。

歌金缕,捧玉瓯,杯巡后越风流。心肠拽,模样兜,喜温柔。偏能会将没作有。

云归岫,月转楼,芳景去最难留。蝶寻对,莺唤友,劝温柔。且饮彻闲茶浪酒。

鸳鸯帐,燕子楼,孤枕怯夜凉秋。啼痕揾,罗帕溲,想温柔。捱不得天长地久。

秋波溜,眉黛愁,施展会鬼胡由。蹅科耨,吟句讴,喜温柔。迤逗杀狂朋怪友。

寻破绽,觅优头,将恩爱变为雠。去何咒,来呵瞅,逞温柔。省可里扭头拗手。

春归后,花谢休,寻春客慵追游。痴心候,坚意守,喜温柔。休徯蹬风流配偶。

他垂钓,谁上钩,休妆赖几曾有。得你意,平生够,喜温柔。怎禁你行监坐守。

闲寻斗,不肯休,折证倒看谁羞。人难嗽,你撒飏,怨温柔。自落得出乖弄丑。

赏析 注释 译文

平湖乐·尧庙秋社

王恽王恽 〔元代〕

社坛烟淡散林鸦,把酒观多稼。霹雳弦声斗高下,笑喧哗,壤歌亭外山如画。朝来致有,西山爽气,不羡日夕佳。
赏析 注释 译文

西河·天下事

王野王野 〔宋代〕

天下事,问天怎忍如此!陵图谁把献君王,结愁未已。少豪气概总成尘,空馀白骨黄苇。
千古恨,吾老矣。东游曾吊淮水。绣春台上一回登,一回揾泪。醉归抚剑倚西风,江涛犹壮人意。
只今袖手野色里,望长准、犹二千里。纵有英心谁寄!近新来又报胡尘起。绝域张骞归来未?
赏析 注释 译文

西江月·世事短如春梦

朱敦儒朱敦儒 〔宋代〕

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不须计较苦劳心,万事原来有命。
幸遇三杯酒好,况逢一朵花新。片时欢笑且相亲,明日阴晴未定。
赏析

凤凰台上忆吹箫·寸寸微云

贺双卿贺双卿 〔清代〕

寸寸微云,丝丝残照,有无明灭难消。正断魂魂断,闪闪摇摇。望望山山水水,人去去,隐隐迢迢。从今后,酸酸楚楚,只似今宵。
青遥。问天不应,看小小双卿,袅袅无聊。更见谁谁见,谁痛花娇?谁望欢欢喜喜,偷素粉,写写描描?谁还管,生生世世,夜夜朝朝。
赏析 注释 译文

临江仙·埋没钱塘歌吹里

魏大中魏大中 〔明代〕

埋没钱塘歌吹里,当年却是皇都。赵家轻掷与强胡。江山如许大,不用一钱沽。
只有岳王泉下血,至今泛作西湖。可怜故事眼中无。但供侬醉后,囊句付奚奴。

赏析 注释 译文

烛影摇红·芳脸匀红

周邦彦周邦彦 〔宋代〕

芳脸匀红,黛眉巧画宫妆浅。风流天付与精神,全在娇波眼。早是萦心可惯。向尊前、频频顾眄。几回想见,见了还休,争如不见。
烛影摇红,夜阑饮散春宵短。当时谁会唱阳关,离恨天涯远。争奈云收雨散。凭阑干、东风泪满。海棠开后,燕子来时,黄昏深院。
赏析

点绛唇(兰花)

姚述尧姚述尧 〔宋代〕

潇洒寒林,玉丛遥映松篁底。凤簪斜倚。笑傲东风里。
一种幽芳,自有先春意。香风细。国人争媚。不数桃和李。
赏析

念奴娇(上洪帅王予道生辰正月十六日,用东坡韵)

石孝友石孝友 〔宋代〕

半千宝运,瑞清朝、诞育人间英物。暖律吹灰春到也,迟日光腾东壁。婺女双溪,沈郎八咏,辉映皆冰雪。储精毓秀,几年一个人杰。
须信和气随人,粉梅欺黛柳,娇春争发。翠幕重重称寿处,莲炬蕙烟明灭。鼎席犹虚,九重频念此,衮衣华发。明年今夜,凤池应醉花月。
赏析

水调歌头(寿武公望)

廖行之廖行之 〔宋代〕

韩国武中令,公望乃云孙。平生壮志,凛凛长剑倚天门。郁积胸中谋虑,慷慨尊前谈笑,袖手看风云。唾手功名事,诗句自朝昏。
况高怀,吾所敬,果难能。千金生产,一笑推尽与诸昆。所至才成辄去,不为区区芥蒂,此意有谁论。且举杯中酒,今日是生辰。
作者的其它诗文
© 2023 古典诗文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