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殿前欢·夏

薛昂夫 薛昂夫〔元代〕

柳扶疏,玻璃万顷浸冰壶。流莺声里笙歌度,士女相呼。有丹青画不如。迷归途,又撑入荷花深处。知他是西湖恋我、我恋西湖?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柳树的枝叶繁茂纷披,湖面绿水将孤山围起。婉转的黄莺声与笙歌美妙交融,青年男女徜徉在这画图里。她们不禁惊呼:这眼前的美景真比画上还美丽!以致找不到返程的路线,一不小心把船儿掉入荷花丛里。不知是西湖舍不得我,还是我舍不得西湖,不愿归去。

注释
双调:宫调名,元曲常用宫调之一。
殿前欢:曲牌名,一名“凤将雏”“凤引雏”“小妇孩儿”,入“双调”。全曲除衬字外四十二字。
柳扶疏:柳树的枝叶繁茂纷披。
玻璃万顷:化用杜甫《渼陂行》:“天地黯惨忽异色,波涛万顷堆琉璃。”冰壶:本指玉壶,这里指湖上小岛孤山,位于里、外湖之间,一屿耸立,别无联附,是湖山胜绝处。一说冰壶比喻皎洁的月亮。
有丹青画不如:化用李庚等辑《天台集》续集别编卷二收无名氏《别题》:“休说三江与五湖,平生心眼此中舒。人人总道浑如画,只恐丹青画不如。”
“迷归路”二句:化用李清照《如梦令·酒兴》:“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创作背景

  这是薛昂夫晚年退居杭州西湖时作,原有同调曲六首,分写春(一首)、夏(一首)、秋(一首)、冬(三首)西湖之美景,此篇写的是夏景。

赏析

  这支小令抒写的是杭州西湖的夏日风光,表达了作者对杭州西湖的喜爱之情。起笔写夏日风光,然后写归途中的趣事,最后通过奇妙的移情,把作者对西湖的喜爱之情表现得新鲜活脱。全曲善于借用前人句意,写得情景交融。

  首句“柳扶疏,玻璃万顷浸冰壶。”起笔便是夏日风光:柳枝披拂,碧水万顷月影沉璧。西湖苏堤、白堤上的杨柳一向是最引人注目的。玻璃,形容湖面的明净、平滑。这是晚归的时分,升起的月轮倒映在朝中,比喻为玻璃、冰壶,还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真叫人身心俱适。“流莺声里笙歌度,士女相呼。”在婉啭的黄莺声中,游艇上的游人一片欢歌笑语,青年男女互相呼唤嘻戏。流莺的啼鸣常用来比喻歌女歌喉的宛转、动听,这里是实写,与笙歌相伴,益发动人了。西湖夏日风光如此美好,已令人赏心说目;更有鸟语歌声、士女相呼,真使人神迷心醉。画只能表现出静态的有限的空间和色彩,而不能表现这五音繁会的声音,真是有彩笔也画不出来的。

  下面写归途中的趣事。“迷归路,又撑入荷深处。”因为留连忘返,乐而迷路,这样的趣事当年女词人李清照也经历过:“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有趣的是,曲的作者在这里没有去担心“争(怎)渡,争渡”而是沉入了美妙的想象:“知他是西湖恋我、我恋西湖?”不知是西湖恋我,它有意摆迷魂阵让我留连,还是我恋西湖,因我太受它了而不愿离开。看来两种情况都有,正如辛弃疾所写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贺新郎·甚矣吾衰矣》),易山为湖,是再合适不过了。曲的最后通过这样奇妙的移情,把曲家对西湖的喜爱之情表现得更为新鲜活脱了。▲

薛昂夫

薛昂夫

  薛昂夫(1267—1359) 元代散曲家。回鹘(即今维吾尔族)人。原名薛超吾,以第一字为姓。先世内迁,居怀孟路(治所在今河南沁阳)。祖、父皆封覃国公。汉姓为马,又字九皋,故亦称马昂夫、马九皋。据赵孟頫《薛昂夫诗集序》(《松雪斋文集》),他曾执弟子礼于刘辰翁(1234~1297)门下,约可推知他生年约在元初至元年间。历官江西省令史,佥典瑞院事、太平路总管、衢州路总管等职。薛昂夫善篆书,有诗名,诗集已佚。诗作存于《皇元风雅后集》、《元诗选》等集中。

猜您喜欢
赏析

浣溪沙 其二 泉湖道中赴闽宪,别诸君

辛弃疾辛弃疾 〔宋代〕

细听春山杜宇啼。一声声是送行诗。朝来白鸟背人飞。

对郑子真岩石卧,趁陶元亮菊花期。而今堪诵北山移。

赏析 注释 译文

封建论

柳宗元柳宗元 〔唐代〕

  天地果无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生人果有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然则孰为近?曰:有初为近。孰明之?由封建而明之也。彼封建者,更古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而莫能去之。盖非不欲去之也,势不可也。势之来,其生人之初乎?不初,无以有封建。封建,非圣人意也。

  彼其初与万物皆生,草木榛榛,鹿豕狉狉,人不能搏噬,而且无毛羽,莫克自奉自卫。荀卿有言:“必将假物以为用者也。”夫假物者必争,争而不已,必就其能断曲直者而听命焉。其智而明者,所伏必众,告之以直而不改,必痛之而后畏,由是君长刑政生焉。故近者聚而为群,群之分,其争必大,大而后有兵有德。又有大者,众群之长又就而听命焉,以安其属。于是有诸侯之列,则其争又有大者焉。德又大者,诸侯之列又就而听命焉,以安其封。于是有方伯、连帅之类,则其争又有大者焉。德又大者,方伯、连帅之类又就而听命焉,以安其人,然后天下会于一。是故有里胥而后有县大夫,有县大夫而后有诸侯,有诸侯而后有方伯、连帅,有方伯、连帅而后有天子。自天子至于里胥,其德在人者死,必求其嗣而奉之。故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

  夫尧、舜、禹、汤之事远矣,及有周而甚详。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布履星罗,四周于天下,轮运而辐集;合为朝觐会同,离为守臣扞城。然而降于夷王,害礼伤尊,下堂而迎觐者。历于宣王,挟中兴复古之德,雄南征北伐之威,卒不能定鲁侯之嗣。陵夷迄于幽、厉,王室东徙,而自列为诸侯。厥后问鼎之轻重者有之,射王中肩者有之,伐凡伯、诛苌弘者有之,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余以为周之丧久矣,徒建空名于公侯之上耳。得非诸侯之盛强,末大不掉之咎欤?遂判为十二,合为七国,威分于陪臣之邦,国殄于后封之秦,则周之败端,其在乎此矣。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负锄梃谪戍之徒,圜视而合从,大呼而成群,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天下相合,杀守劫令而并起。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数年之间,奔命扶伤之不暇,困平城,病流矢,陵迟不救者三代。后乃谋臣献画,而离削自守矣。然而封建之始,郡国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继汉而帝者,虽百代可知也。

  唐兴,制州邑,立守宰,此其所以为宜也。然犹桀猾时起,虐害方域者,失不在于州而在于兵,时则有叛将而无叛州。州县之设,固不可革也。

  或者曰:“封建者,必私其土,子其人,适其俗,修其理,施化易也。守宰者,苟其心,思迁其秩而已,何能理乎?”余又非之。

  周之事迹,断可见矣:列侯骄盈,黩货事戎,大凡乱国多,理国寡,侯伯不得变其政,天子不得变其君,私土子人者,百不有一。失在于制,不在于政,周事然也。

  秦之事迹,亦断可见矣:有理人之制,而不委郡邑,是矣。有理人之臣,而不使守宰,是矣。郡邑不得正其制,守宰不得行其理。酷刑苦役,而万人侧目。失在于政,不在于制,秦事然也。

  汉兴,天子之政行于郡,不行于国,制其守宰,不制其侯王。侯王虽乱,不可变也,国人虽病,不可除也;及夫大逆不道,然后掩捕而迁之,勒兵而夷之耳。大逆未彰,奸利浚财,怙势作威,大刻于民者,无如之何,及夫郡邑,可谓理且安矣。何以言之?且汉知孟舒于田叔,得魏尚于冯唐,闻黄霸之明审,睹汲黯之简靖,拜之可也,复其位可也,卧而委之以辑一方可也。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朝拜而不道,夕斥之矣;夕受而不法,朝斥之矣。设使汉室尽城邑而侯王之,纵令其乱人,戚之而已。孟舒、魏尚之术莫得而施,黄霸、汲黯之化莫得而行;明谴而导之,拜受而退已违矣;下令而削之,缔交合从之谋周于同列,则相顾裂眦,勃然而起;幸而不起,则削其半,削其半,民犹瘁矣,曷若举而移之以全其人乎?汉事然也。

  今国家尽制郡邑,连置守宰,其不可变也固矣。善制兵,谨择守,则理平矣。

  或者又曰:“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尤非所谓知理者也。

  魏之承汉也,封爵犹建;晋之承魏也,因循不革;而二姓陵替,不闻延祚。今矫而变之,垂二百祀,大业弥固,何系于诸侯哉?

  或者又以为:“殷、周,圣王也,而不革其制,固不当复议也。”是大不然。

  夫殷、周之不革者,是不得已也。盖以诸侯归殷者三千焉,资以黜夏,汤不得而废;归周者八百焉,资以胜殷,武王不得而易。徇之以为安,仍之以为俗,汤、武之所不得已也。夫不得已,非公之大者也,私其力于己也,私其卫于子孙也。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私其一己之威也,私其尽臣畜于我也。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

  夫天下之道,理安斯得人者也。使贤者居上,不肖者居下,而后可以理安。今夫封建者,继世而理;继世而理者,上果贤乎,下果不肖乎?则生人之理乱未可知也。将欲利其社稷以一其人之视听,则又有世大夫世食禄邑,以尽其封略,圣贤生于其时,亦无以立于天下,封建者为之也。岂圣人之制使至于是乎?吾固曰:“非圣人之意也,势也。”

赏析

【仙吕】ビ神急 道情

朱庭玉朱庭玉 〔元代〕

不求三品贵,唯厌一身多。假是功勋,图像麒麟阁,争如忙里闲,暂放眉间
锁。来今往古英与豪,到头都被他,日月消磨。
  【六幺遍】有林泉约,云山乐。纶竿坐捻,藜杖行拖。樊笼撞破,尘缨摆脱。
报却君恩归来么?如何,看他龙虎定干戈。
  【元和令】有为须有失,无福亦无祸。但高山流水少知音,短歌谁共作?对
清风明月,更看人浊醪还自酌。
  【后庭花煞】不留心名利场,且潜身安乐窝。一度兴一度废,一尺水一丈波。
住挣罗,随时达变,得磨陀处且磨陀。 贫乐
  功名不可图,贫困不能移。世态如云,转首千般易。谋心不遂心,处意难如
意。阴公造物人莫知,穷通皆命也,岂在人为!
  【六幺遍】竟贪财贿,争名气。纷纷蚁战,扰扰蜂集。鸠巢一枝,鹏程万里。
堪叹人生同物类,何异,幻躯白甚苦驱驰。
  【元和令】既能贫且乐,莫羡富与贵。高车驷马任从他,得之何足喜?桑枢
瓮牖自由咱,失之何足悲?
  【后庭花煞】虽无禄万钟,宁忧家四壁。但且箪瓢饮,徒夸列鼎食。闭柴扉,
固穷甘分,乐夫天命复奚疑。 雪景
  磨空生粉云,蔽日见彤霞。透骨侵肌,忽尔风飘飒。酸寒若箭穿,酽冷如刀
刮。裁冰剪水都半霎,乾坤一玉壶,表里无瑕。
  【六幺遍】故邀佳客,乘娇马。过向阳溪曲,映暖堤お。山茶半萼,江梅正
花。十里横桥直西下,窝,几人家篱落接平沙。最宜观赏,堪图画。破墙酒旆,
古岸渔差。筠梢密洒,松梢重压。老木枯枝寒藤挂,槎牙,似玉龙搭撒乱披麻。
  【后庭花】睹暮天昏黯黪,望长林白刺擦。马盼山城近,人嫌江路滑。怨胡
笳,赏心不尽,归来情倍加。
  【随煞】设酒筵连夜饮,会诗题分字押。扫竹叶聊酬兴,刳橙穰深蘸甲。论
奢华,围炉同话,此风流不羡党侯家。 闺思
  钩闲垂绣箔,门掩静香阶。憔悴年来,更比年时セ。伤春心未灰,感旧情无
奈。多应浪游年少客,千金将笑买,柳陌花街。
  【六幺遍】自姻缘拆,绸缪解。玉台珠网,宝鉴尘埃。谩修锦书,从分玉钗。
一海来相思难擎戴,刚,美容姿消减做瘦形骸。
  【元和令】愁眉不易展,鬼病越难瘥。灯花空结尚无凭,不须将龟卦摆。晚
来勉强出兰堂,步墙阴踏绿苔。
  【后庭花煞】愁人倦听,杜鹃声更哀。不去向他根底,偏来近奴空侧,诉离
怀。把似唤将春去,争如撺顿取那人来。
赏析 注释 译文

落梅风·斜阳外

李致远李致远 〔元代〕

斜阳外,春雨足,风吹皱一池寒玉。画楼中有人情正苦,杜鹃声莫啼归去。
赏析 注释 译文

庆东原·忘忧草

白朴白朴 〔元代〕

忘忧草,含笑花,劝君闻早冠宜挂。那里也能言陆贾?那里也良谋子牙?那里也豪气张华?千古是非心,一夕渔樵话。
赏析 注释 译文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晏殊晏殊 〔宋代〕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双飞去 一作:双来去 离恨苦 一作:离别苦)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赏析 注释 译文

鹊踏枝·过人家废园作

龚自珍龚自珍 〔清代〕

漠漠春芜春不住,藤刺牵衣,碍却行人路。偏是无情偏解舞,蒙蒙扑面皆飞絮。
绣院深沉谁是主?一朵孤花,墙角明如许!莫怨无人来折取,花开不合阳春暮。

赏析 注释 译文

蝶恋花·送春

朱淑真朱淑真 〔宋代〕

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
绿满山川闻杜宇。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
赏析 注释 译文

沁园春·诗不穷人

陈人杰陈人杰 〔宋代〕

诗不穷人,人道得诗,胜如得官。有山川草木,纵横纸上;虫鱼鸟兽,飞动毫端。水到渠成,风来帆速,廿四中书考不难。惟诗也,是乾坤清气,造物须悭。
金张许史浑闲,未必有功名久后看。算南朝将相,到今几姓;西湖名胜,只说孤山。象笏堆床,蝉冠满座,无此新诗传世间。杜陵老,向年时也自,井冻衣寒。
赏析

凤凰台上忆吹箫·寸寸微云

贺双卿贺双卿 〔清代〕

寸寸微云,丝丝残照,有无明灭难消。正断魂魂断,闪闪摇摇。望望山山水水,人去去,隐隐迢迢。从今后,酸酸楚楚,只似今宵。
青遥。问天不应,看小小双卿,袅袅无聊。更见谁谁见,谁痛花娇?谁望欢欢喜喜,偷素粉,写写描描?谁还管,生生世世,夜夜朝朝。
© 2023 古典诗文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