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顺鼎〔清代〕
曾过江山否,烟雨怕登临。六朝残梦何处,鸥影卧秋深。
多少龙蟠虎踞,多少莺啼燕语,流水杳难寻。湖为莫愁好,一碧到如今。
台倚凤,洲呼鹭,峭寒侵。消他几度斜照,换尽绿杨阴。
可惜江山千古,输与红箫尺八,不付劫灰沈。四百画桥月,依旧荡波心。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秦观 〔宋代〕
女冠子·淡花瘦玉
孙光宪 〔五代〕
临江仙·一番荷芰生池沼
尹鹗 〔五代〕
阮郎归·客中见梅
赵长卿 〔宋代〕
南歌子·懒拂鸳鸯枕
温庭筠 〔唐代〕
柳梢青(郑宰母生日)
王炎 〔宋代〕
暗香
陈允平 〔宋代〕
望江南二首(送黄冕仲知福唐)
廖刚 〔宋代〕
蝶恋花(席上和孙使君。孙暮春当受)
毛滂 〔宋代〕
桃源忆故人(初春)